潮湿的地下室传来老鼠啃食木板的细碎声响,阿米尔蜷缩在发霉的床垫上,将手电筒咬在齿间。泛黄的英语教材摊开在膝盖,光束在"opportunity"这个单词上晃动,他反复描摹字母o圆润的弧度,舌尖却笨拙地卡在爆破音[t]上。这是他偷渡到美国的第三年,指甲缝里还嵌着地下工厂的机油,而此刻他正试图用这些陌生的字母凿开命运的铁壁。
凌晨西点的闹钟准时响起,阿米尔摸黑按下廉价电子钟的开关。隔壁传来越南籍室友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他们共用的空间里,二十张床垫像沙丁鱼般挤在三米见方的区域。他轻手轻脚地摸过墙角的水桶,舀起半瓢冷水泼在脸上,刺骨的寒意瞬间驱散了睡意。
地铁站的灯光在黎明前格外惨白,阿米尔背着帆布包缩在长椅角落。这个时间点的地铁乘客寥寥,只有几个夜班工人和流浪汉。他翻开从二手书店淘来的《基础英语900句》,书页间夹着墨西哥朋友卡洛斯送的玉米饼,油渍己经浸透了纸页。"Excuse me, where is the library?"他对着空气反复练习,刻意模仿地铁站广播里标准的美式发音,却总被浓重的波斯口音背叛。
图书馆要到九点才开门,阿米尔在街边长椅上等待时,注意到不远处有个醉汉正在踢翻垃圾桶。刺鼻的腐烂气味混着酒精味飘来,他下意识抱紧书包,里面装着他所有的学习资料——一本二手字典、几张皱巴巴的练习纸,还有从社区中心免费领取的英语磁带。这些东西比他在地下工厂打工一个月的工资还要珍贵。
"嘿,非法移民!"突然有人用英语喊他。阿米尔抬头,三个穿着嘻哈服饰的青年站在面前,脸上带着不怀好意的笑。为首的光头青年踢了踢他的书包,"听说你们这些臭难民最喜欢偷东西,里面装的什么?"阿米尔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他想起上周在便利店被当成小偷的遭遇,最终是店长认出他在附近工厂打工才解围。
"只是书。"他用生硬的英语回答,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光头青年突然伸手抢夺书包,阿米尔本能地反抗,两人在长椅上扭打起来。书包被甩到地上,练习纸散落一地,其中一张画满语法笔记的纸飘到青年脚下。光头青年捡起纸张,看到上面密密麻麻的英文单词,愣住了:"你...你在学英语?"
这个意外的转折让场面陷入短暂的沉默。阿米尔趁机捡起书包,整理散落的纸张。光头青年挠了挠头,嘟囔道:"真他妈怪胎。"但他没有再继续挑衅,带着同伴离开了。阿米尔坐在原地,心跳久久无法平息。他知道,在这个城市,学习英语不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夺回作为人的尊严。
图书馆开门后,阿米尔快步走进二楼的自习区。这里的暖气总是开得很足,让他想起家乡温暖的壁炉。他找到角落的座位,戴上从旧货市场淘来的耳机,开始听英语磁带。磁带里的女声温柔地讲解着时态变化,他一边听,一边在练习本上抄写例句。遇到不懂的单词,就翻开字典查找,将解释和例句工工整整地记在笔记本上。
中午时分,图书馆的人渐渐多了起来。阿米尔舍不得花钱买午餐,只喝了几口自带的凉水。他的肚子饿得咕咕叫,却强迫自己专注于面前的语法练习题。这时,一个戴着圆框眼镜的中年女人在他对面坐下,她推过来一个牛皮纸袋:"孩子,吃点东西吧。"阿米尔惊讶地抬头,女人指了指他桌上的英语教材,"我是这里的志愿者,每天都会带些三明治分给用功的学生。"
阿米尔犹豫了一下,接过纸袋。三明治的香气让他眼眶发热,上一次吃到这么温暖的食物,还是在偷渡船上,一个老奶奶把最后一块面包分给了他。女人名叫玛丽,是退休的英语教师。得知阿米尔的情况后,她主动提出每周免费给他上两次课。"语言是打开新世界的钥匙,"玛丽说,"而你有足够的勇气和决心。"
夜幕降临,阿米尔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地下室。室友们都去上夜班了,狭小的空间难得安静。他打开昏暗的灯泡,开始复习白天学到的内容。突然,一阵剧烈的咳嗽声从角落传来。是新来的叙利亚男孩,他蜷缩在床垫上,脸色苍白。阿米尔想起自己刚来美国时染上肺炎的经历,当时是卡洛斯用半个月的工资换来退烧药。他放下书本,摸出身上仅有的几美元:"我去买药。"
药店的霓虹灯在夜色中闪烁,阿米尔站在柜台前,用刚学的英语艰难地描述症状。店员是个热心的华裔女孩,不仅帮他找到了合适的药,还额外送了一包止咳糖。"你英语说得不错,"女孩笑着说,"继续努力。"这句简单的鼓励,让阿米尔在回地下室的路上步伐都轻快了许多。
回到住处,阿米尔细心地照顾生病的男孩,首到他退烧睡着。凌晨一点,地下室再次恢复寂静。阿米尔打开手电筒,继续钻研英语。他知道,学习的每一个单词,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铺路。窗外,城市的灯火在夜空中闪烁,仿佛在诉说着无限的可能。而阿米尔,正用知识的火种,点亮属于自己的黎明。
(http://888zwz.com/book/agf0be-2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