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我们也可以代为办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43章 我们也可以代为办理

 

“我只是有些事要跟诸位说一下。”

高鸿志神色从容地看着三人说道。

“阁老请讲。”

刘希贤心里不满,但脸上挂着笑,嘴上客客气气应道。

谢于乔与王鏊也都目不转睛看着他。

几人心中猜测:高鸿志这是要立规矩来了。

尽管他是新人,但在朝中的势力摆在那,不说有皇帝的宠爱撑腰,就算没有这层背景,人家也有办法让他们日子不好过。

所以,不管他提什么要求,他们都只能忍着。

“以后我不会常来文渊阁,也不会在这里处理日常事务。”

高鸿志语调平稳继续说,“各地送来的奏章依旧送到这里,由你们处置。”

在明朝体制中,奏章分为两种形式:

一种是各衙门提交的题本,属于正式公务文书;

另一种是地方或京城官员以个人身份呈递的密奏,叫作奏本,这些奏折由官员自己送至会极门,再由司礼监宦官收下。

之后,文件经由天子阅览,转发给内阁审议处理,内阁拟出意见附在折后,再交回去等皇帝批红。

要是天子不认可,还会发回来重拟。

也就是说,内阁虽然名义上报备天子,实际上拥有多数政务的实际裁决权。

正德初年,明武宗对政事几乎不管,内阁三大臣掌实权,天子只做程序批复。

后来随着局势变化,内阁三顾命之中李宾之倒台,锦衣卫逐步扩大影响力,皇权逐渐抬头。

此时,内阁除了审议奏章外,还握有一项权力,那就是对皇命提出异议甚至搁置。

一旦遇到强势皇帝,这项权利就会受限。

高鸿志这番话落地,刘希贤三人都愣住了。

原以为这位新进的阁老要抢夺主导权,让他们当陪衬。

没想到他反倒把原本的权力还回来了。

难道他对真正的内阁实务一点兴趣都没有,只打算当一个挂名的大员?

三人不禁开始怀疑起来,这种反转让他们一时之间难以接受。

刘希贤顿了一瞬,斟酌片刻,带着笑容说道:

“高阁老可是不愿意操心内阁那些烦琐事务?

若真是如此,我们也可以代为办理,尽量替阁老减轻些压力。

虽然现在只有我们三个在阁里理事,每天也是忙得不行,但我们愿意多分担一些,帮您料理。”

“确实如此。” 谢于乔附和点头,“阁老既然事情多,我们自然得多辛苦点帮忙打理。”

一旁王鏊也叹了口气,关心地说道:

“高阁老这些日子确实太忙了,但也得注意休息,别把身体熬坏了。”您可是咱们大明朝的中流砥柱,万万不能出问题。

内阁那边的事情您不用操心,我们几个会替您办好。

反正这种事情我们早就干惯了,多做一些也不算什么。”

他们三人心情都很轻松。

高鸿志不来文渊阁办公,大家不用看他脸色办事,还不受约束,不是很好吗?

“确实也需要三位阁老帮我分担文渊阁里的日常事务。”

高鸿志淡然一笑,对内阁首辅刘希贤等三人说道。

他心里很清楚刘希贤他们在打什么主意。

可问题是,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该当如此,该当如此……”

“是啊,高阁老事务繁忙,帮您处理点杂务也是理所当然的。”

“不错,高阁老承担着整个大明江山的重任,我们能做的不多,只愿替您减轻一些琐事负担,让您可以稍微歇口气。”

刘希贤等三人你一句我一句,纷纷开口。

听着几人的话,高鸿志嘴角微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看着他们说:“我什么时候说过我不插手内阁的事?”

“……”

刘希贤等人都愣住了,面面相觑。

刚才不还是高鸿志自己提出不去内阁,要把政务都交给他们三个处理的吗?

“本官的意思是,本官虽然不会每天去内阁坐班,但你们照旧负责处理内阁的各类文书事务。”

“只是你们每处理完一件事后,要由锦衣卫的人统一将奏折送去锦衣卫总部。”

“如果我审核通过没问题了,才准送上呈到陛下那里。”

“若是我认为办得不对,就会重新调整之后,再递到陛下面前。”

高鸿志语气平静地说:“我回去之后就会安排一个百户所驻扎在文渊阁。”

“所有内阁处理完成的奏折,都要第一时间送到锦衣卫总衙门。”

“……”

听完了高鸿志这番话,刘希贤等人全都变了脸色。

所有的奏折全都被送到锦衣卫,必须经过高鸿志点头,才能递交给正德皇帝。

要是他觉得不妥,他们辛苦办好的事情就得全部作废。

这样下去,他们这些堂堂内阁重臣还能算是什么权臣?

不过就成了一群普通的抄抄写写的办事人员而己!

顶多就是个参谋的角色,没有任何决策权!

“高阁老,那按照这个流程,内阁处理好了奏折,还得先送去锦衣卫总衙门请您审核后再递上呈给陛下。”

“这样做,会不会让办事变得更加复杂低效?”

“流程也变得更慢,耽搁陛下审阅进度吧?”

“万一遇上十万火急的情况,耽误时间,可能就要出大事!”

刘希贤迟疑了一下,认认真真地提出自己的意见。

“是啊,高阁老,这样的话,时间肯定会延长很多。”

“一旦遇上紧急情况需要立刻决断,延误了后果不堪设想。”

“到时候这份责任,我们谁都担当不起!”

兵部尚书谢于乔脸上浮现苦笑。

刑部尚书王鏊微微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但却明显表示赞同他们的观点。

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哪怕是朝中无皇帝,不管现任的皇帝有多无为,只要有内阁撑着,就能维持国家运转。

很多重大事务甚至都不用请示皇帝,可以首接由内阁定夺处理。

现在照高鸿志的说法执行下去,这种传统做法显然就不成立了。

“如果是特别紧急的情况,内阁快速做出决定后,锦衣卫驻守的缇骑会在最短时间内送往锦衣卫总衙门。”


    (http://888zwz.com/book/cababj-53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