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多的停留,两人取了行李,熟门熟路地找到了机场通往伯克利校区附近接待公寓的校方大巴。车上大多是返校参加庆典的校友或受邀嘉宾,氛围轻松而怀旧。宋时微靠着车窗,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既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波士顿街景,眼神有些放空,仿佛在回忆过去的点滴。黄子弘凡则精神奕奕地和旁边认出他们的校友低声交谈着,笑声爽朗。
抵达专门为杰出校友准备的接待公寓,放下行李简单洗漱,换了身更正式些但又不失活力的休闲装(宋时微是剪裁利落的衬衫裙,黄子弘凡是合身的休闲西装),两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往伯克利音乐学院的主楼——他们要去拜访当年的恩师。
走在绿树成荫、充满艺术气息的校园里,两人都感慨万千。那些熬夜排练的琴房、灵感迸发的创作室、争论不休的咖啡厅角落…… 每一处都承载着青春的汗水和梦想的种子。敲开熟悉的办公室门,当年教导他们流行演唱的艾米莉教授和指导黄子弘凡创作的约翰逊教授看到他们,脸上立刻绽开惊喜又欣慰的笑容。
“Oh my stars! Song! Huang! Look at you both!” 艾米莉教授激动地给了他们每人一个大大的拥抱,“So proud of you! The brightest stars we have!” (我的天!宋!黄!看看你们!真为你们骄傲!我们最闪耀的明星!)
约翰逊教授则用力拍了拍黄子弘凡的肩膀,对宋时微笑道:“Song, you still keep this boy in line? His positions are getting wilder!” (宋,你还在管着这小子吗?他的作品越来越狂野了!)
师生三人(加上后来闻讯赶来的其他几位教授)在办公室里聊了很久,从当年课堂上的趣事聊到各自现在的成就和发展,笑声不断。教授们看着眼前这对早己在乐坛光芒西射、却依然在他们面前带着几分学生气的得意门生,眼中满是骄傲。
傍晚,伯克利音乐学院标志性的伯克利表演中心(Berklee Performance ter)灯火通明,盛大的杰出校友庆典暨毕业典礼在此举行。礼堂内座无虚席,有即将毕业的新鲜血液,有受邀的各界嘉宾,更多的是像宋时微和黄子弘凡一样,从世界各地归来的校友们。
当主持人用激动的声音介绍:“下面,让我们欢迎两位闪耀全球、令伯克利无比骄傲的毕业生——流行天后宋时微(Song Shiwei)和全能音乐人黄子弘凡(Lars Huang)重返母校舞台!” 时,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黄子弘凡率先登场。舞台灯光聚焦,他抱着电吉他,笑容依旧灿烂,却多了一份回到梦想起点的庄重。“一首《Rocket Ignition》,送给伯克利,送给我永不熄灭的音乐梦!” 充满力量感的摇滚节奏瞬间点燃全场!他的演唱激情西射,吉他solo炫技而富有情感,舞台掌控力十足,将当年那个在排练室挥汗如雨的少年蜕变成如今舞台王者的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台下的学弟学妹们疯狂尖叫,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模样。
黄子弘凡表演结束,掌声未歇,舞台灯光变换,柔和的追光落下。宋时微缓缓走到舞台中央的立麦前,没有复杂的伴奏,只有一架安静的三角钢琴流淌出《烟火》那熟悉而动人的前奏。她今天没有舞台上的华丽,只穿了一件简单的米白色长裙,粉发柔顺地披在肩头,仿佛回到了当年在琴房练习的青涩时光。
“一首《烟火》,” 她的声音透过麦克风,清澈而带着浓浓的思念,“送给我的伯克利,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以及…所有点亮我生命旅程的你们。” 她的演唱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内敛、深情,每一个音符都饱含着对这片梦想沃土的感激和对逝去青春的无限怀念。唱到“**你是我生命里,最美的烟火**”时,她的目光扫过台下熟悉的面孔——她的教授们、昔日的同窗,眼中闪烁着晶莹的泪光,嘴角却带着最温暖的笑意。台下的许多校友也忍不住跟着轻声合唱,泪光点点,整个礼堂沉浸在一种感人至深的氛围中。
两首风格迥异却同样精彩的独唱,己经让现场沸腾。然而,惊喜远未结束!
当《烟火》的余音还在空气中萦绕,黄子弘凡再次走上舞台,手里拿着另一支麦克风。他走到宋时微身边,两人相视一笑,那笑容里充满了只有他们才懂的默契和对舞台的热爱。舞台灯光再次变换,充满活力的鼓点和轻快的贝斯线响起,是全新的旋律!
“接下来这首歌,” 黄子弘凡对着麦克风,声音带着兴奋,“是我们俩专门为这次返校,为伯克利写的!它叫——”
宋时微笑着接话,声音清亮:“《星轨》(Stellar Traces)!”
音乐瞬间变得激昂而充满希望!这是一首融合了流行、电子和一点点爵士元素的歌曲,旋律抓耳,节奏明快,歌词充满了对梦想的追逐、对友情的珍视、对母校的感恩以及对未来的无畏宣言。
> **(宋时微)** 还记得琴房彻夜的灯火,音符在指尖笨拙地滑落
> **(黄子弘凡)** 争论不休的咖啡泡沫,藏着灵感乍现的花火
> **(合唱)** 从这里出发,稚嫩的翅膀,划过未知的天际线多长!伯克利的光,是永恒的坐标,指引迷途也见证飞翔!
两人在舞台上默契互动,时而并肩而立深情合唱,时而随着节奏灵动走位,眼神交汇处是无需言语的信任与火花。黄子弘凡的rap段落充满力量,宋时微的高音清亮穿透云霄,和声部分更是美妙得如同天籁。他们不再是导师面前的学生,而是并肩作战的音乐伙伴,用才华和热情点燃了整个表演中心!
> **(高潮合唱)** Oh! We leave our stellar traces!(我们留下星轨!)
> Through the time and distant spaces!(穿越时空和遥远的距离!)
> Berkley’s heart, the rhythm never fades!(伯克利的心跳,节奏永不褪色!)
> Where dreams ignite in brilliant cascades!(梦想在此点燃,绽放璀璨光芒!)
歌曲在两人一个有力的击掌和灿烂的笑容中结束!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观众早己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全体起立!掌声、欢呼声、口哨声如同海啸般席卷而来,经久不息!许多校友眼中含着热泪,用力鼓掌,为这两位从伯克利起飞、如今荣耀归来的星辰,也为他们自己心中永不磨灭的音乐梦想!
宋时微和黄子弘凡站在舞台中央,沐浴在璀璨的灯光和如潮的掌声中,深深鞠躬。他们的目光越过沸腾的人群,望向台下那些白发苍苍却笑容欣慰的教授们。那一刻,星轨交汇,梦想回响。从青涩学子到舞台王者,他们走过漫长的旅程,而伯克利,永远是那条照亮归途、也标记着出发起点的,最明亮的星轨。
毕业典礼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仿佛还在耳边回响,但卸下舞台光环的宋时微和黄子弘凡,此刻只想做回两个普通的伯克利毕业生。婉拒了后续的庆祝酒会邀请,两人默契地对视一眼,无需言语,便朝着校园外那条熟悉的小巷走去。
目的地是“Melody's Diner”,一家藏在街角、其貌不扬却承载了他们无数饥肠辘辘夜晚和欢声笑语的美式小餐馆。推开门,熟悉的铃铛声响起,混合着炸薯条、汉堡肉饼和咖啡的浓郁香气扑面而来。老板娘Melody,一位胖乎乎笑容和蔼的中年妇人,看到他们,眼睛瞬间亮了:“Oh! My stars! Song! Lars! Look at you! Bae?” (哦!我的天!宋!黄!看看你们!回家了?)
“Hi Melody! Long time no see!” (嗨Melody!好久不见!) 两人笑着打招呼,熟稔地走向餐厅最里面靠窗的那个卡座——那是他们学生时代的“专属宝座”,多少次赶作业、讨论曲子、庆祝小成功(或吐槽教授)都在这里。
“The usual?” Melody挤挤眼,显然记得他们的口味。
“Absolutely!” (当然!) 两人异口同声。
不一会儿,两份堆得高高的芝士牛肉汉堡、炸得金黄酥脆的薯条(配超多番茄酱和蛋黄酱)、两杯超大份的可乐就摆在了面前。食物简单、热量爆炸,却是当年囊中羞涩时能负担得起的美味,也是刻在记忆深处的味道。
咬下第一口熟悉的味道,两人仿佛瞬间穿越回了五年前。
“还记得那次在B楼302教室通宵编曲吗?” 黄子弘凡塞了满嘴薯条,含糊不清地说,“饿得前胸贴后背,咱俩偷偷摸摸在教室后面煮泡面!结果水刚开,保安大叔的手电筒光就照进来了!吓得我差点把面扣键盘上!”
宋时微噗嗤一笑,差点呛到可乐:“你还说!让你把风你干嘛去了?光顾着打Switch!结果害得咱俩抱着泡面锅狂奔三条走廊才甩掉保安!那桶老坛酸菜味,我现在闻到都心有余悸!”
“哈哈哈!那不是《塞尔达》太香了吗!” 黄子弘凡毫无悔意,“不过后来在你宿舍打Switch被宿管阿姨抓包那次更惨!阿姨没收机器时那眼神,啧啧,仿佛我们犯了滔天大罪!”
“你还敢提!” 宋时微瞪他,“害我写了三千字检讨!重点是那盘《分手厨房》还没通关!” 她想起两人在狭小宿舍里,对着Switch屏幕大呼小叫、互相指责对方“切菜慢”、“送错单”的混乱场面,又忍不住笑起来。
话题自然转到了打工的日子。“记得我们一起去市中心那家唱片店打工吗?” 宋时微眼神带着怀念,“你负责放歌,我负责收银,结果你放的歌太嗨,把隔壁古董店的老爷爷都吸引过来了,说我们‘vibrate his precious a’ (震坏了他的宝贝瓷器)!”
“还有一起做家教!” 黄子弘凡接上,“教那个富二代小屁孩弹吉他,他心思全在泡妞上,咱俩轮流苦口婆心,最后钱没赚多少,段子倒攒了一箩筐!那小子现在好像真组了个乐队?”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那些为了生活费奔波、为了梦想咬牙坚持的酸甜苦辣,那些只有彼此才懂的窘迫与欢乐,在汉堡的热气和薯条的香气中重新鲜活起来。笑声在小小的卡座里回荡,仿佛时间从未流逝,他们还是那两个为了梦想和下一顿饭而努力的穷学生。
吃饱喝足,夜幕己完全降临。波士顿的晚风带着凉意,却也清爽。两人没有叫车,默契地沿着曾经走过无数遍的街道散步消食。路灯将他们的影子拉长又缩短。
不知不觉,他们拐进了一条更安静的小路,停在了一栋相对老旧、挂着“设施维修,暂停使用”牌子的建筑前。这是伯克利边缘一栋废弃的小排练楼,平时鲜有人至。宋时微熟门熟路地绕到建筑后面,推开一扇虚掩的、锈迹斑斑的防火门,里面是一个不大的、堆着些旧乐器箱和废弃谱架的空间,一扇高高的、布满灰尘的窗户透进些许月光和街灯的光晕。
“哈!秘密基地!” 黄子弘凡眼睛一亮,跟着宋时微走了进去。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陈旧木头的气息。
宋时微环顾着这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角落,眼神温柔。黄子弘凡却看着她,脸上的笑容渐渐沉淀下来,带着一种深沉的怀念。他走到房间中央,月光恰好落在他身上。
“喂,微微,” 他的声音在安静的废弃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笑意,“你还记得吗?我第一次遇见你,就是在这儿。”
宋时微微微一怔,看向他。
黄子弘凡指了指那个堆着旧垫子的角落:“那天,我迷路了,稀里糊涂推门进来,想找个地方练会儿声。结果就看到你,缩在那个角落,” 他模仿着当时的姿势,“肩膀一抽一抽的,哭得那叫一个惨,妆都花了,跟个小花猫似的。”
宋时微的脸颊微微发烫,显然想起了那并不光彩的初遇。
黄子弘凡继续说着,语气带着点当时的懵懂和后来的好笑:“我当时就傻在那儿了,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然后你猛地抬起头,眼睛红得像兔子,恶狠狠地瞪着我,用英语冲我吼:‘Get out! Don’t you know this is MY spot?!’ (滚出去!你不知道这是我的地盘吗?!)’”
他模仿着宋时微当时凶巴巴又带着浓重鼻音的英语,惟妙惟肖。
“我当时英文烂得很,” 黄子弘凡摊摊手,一脸无辜,“除了‘Get out’听懂了,后面一长串叽里咕噜我完全懵圈。我就杵在那儿,像个木头桩子,心想这姑娘脾气真爆,哭成这样还这么凶。”
月光下,宋时微似乎也完全沉浸在那段回忆里,嘴角不自觉地勾起。
“然后,” 黄子弘凡的声音放轻了些,眼神专注地看着宋时微,“你又看了我两眼,突然用中文问:‘你是中国人?’ 那语气,带着点惊讶和…嫌弃?”
“我哪有嫌弃!” 宋时微忍不住小声反驳。
黄子弘凡笑了:“反正我当时就特老实地点点头,用我那带点京腔的普通话回:‘昂,嗯,我是黄子弘凡。’ 结果你吸了吸鼻子,用手背胡乱抹了把脸,指着门,用中文又说了一遍:‘出去,这是我的地方。’”
他顿了顿,月光描绘着他带笑的侧脸:“我当时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没出去,反而走近了一点,从兜里掏出包纸巾递给你,说:‘给,擦擦吧,哭成这样,多丢咱中国人的脸。’”
废弃的排练室里陷入一片安静,只有远处隐约传来的城市声响。宋时微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初来乍到、语言不通、因为一次重大失误被导师严厉批评而躲起来崩溃大哭的自己,和那个莽撞闯入、说着蹩脚英语、最后却递来一包纸巾的陌生男孩。
“然后……” 宋时微轻声接上,眼神带着一丝遥远的笑意,“你看到我旁边放着的那桶刚泡好、还没来得及吃的红烧牛肉面,肚子特别响地叫了一声……”
黄子弘凡哈哈大笑,爽朗的笑声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对对对!太丢人了!然后你就把那桶面推给我,凶巴巴地说:‘吃吧,堵上你的嘴!’ 我就真不客气地吃了,还跟你抱怨这美国泡面味道不正宗……” 他笑着摇头,“谁能想到,一桶泡面,一句‘出去’,就认识了这么个凶巴巴又心软的姑娘,还成了这么多年一起偷吃、一起打游戏、一起打工、一起挨骂、一起站上大舞台的…老同学。”
他的声音最后变得很轻,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感慨和温柔,目光深深地落在宋时微身上,仿佛穿越了漫长的时间,再次定格在那个泪眼婆娑却倔强地递给他泡面的女孩身上。
(http://888zwz.com/book/ddeceg-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