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钱程这位“AI技术总监”的“鼎力相助”下,林溪的《频道溪》“AI反PUA特辑”的筹备工作,进行得异常……嗯,高效和……“科学”。
钱程不仅帮她优化了录音设备和后期处理流程,让节目的音质得到了质的飞跃,还……非常“热情”地参与到了节目内容的策划和撰稿工作中。
他会仔仔细细地审阅林溪写的每一句串词,然后……从“逻辑严谨性”、“信息准确度”、以及“语言表达效率”等多个“AI维度”,提出各种“优化建议”。
比如,当林溪在串词中写道:“职场PUA就像一张无形的网,悄无声息地将你困住,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失去自我,迷失方向……”
钱程会推了推眼镜,一脸严肃地指出:“林溪导师,你这里的比喻……虽然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和情感感染力,但从信息传递的精准性来看,存在一些歧义。‘无形的网’和‘失去自我’这些描述,过于抽象和主观,不利于听众对PUA行为模式的准确理解。我建议,可以将其修改为:‘职场PUA是一种通过持续性的心理操纵和负面暗示,系统性地瓦解个体自信心和自主判断能力的行为模式,其最终目标是……’”
林溪听着他这番堪称“学术论文摘要”的修改意见,一时间竟不知道是该佩服他的“严谨”,还是该吐槽他的“不解风情”。
“钱程学员,”她有些无奈地说,“我们这是情感播客,不是AI科普讲座!需要的是……共鸣和代入感,不是冷冰冰的定义和分析!”
“但共鸣和代入感,不也应该建立在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知之上吗?”钱程反驳道,“如果听众对PUA的理解本身就存在偏差,那么,再多的情感渲染,也可能只是……‘无效输出’。”
林溪:“……”
她发现,自己根本无法说服这个坚信“逻辑和数据能够解释一切”的AI先生。
更让她感到“崩溃”的是,钱程还试图将他的“AI思维”,渗透到节目的每一个细节中。
比如,他会建议林溪,在节目开头设置一个“PUA风险指数自测问卷”,让听众先进行一次“数据化评估”,然后再“对症下药”。
他会建议林溪,将那些听众分享的PUA案例,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式分类”,并建立一个“PUA案例数据库”,供听众“检索和参考”。
他甚至……还想设计一个“AI反PUA智能助手”,可以根据用户输入的“对话场景”和“行为描述”,自动判断是否存在PUA风险,并给出相应的“应对策略建议”!
林溪看着钱程那张因为沉浸在“技术构想”中而显得格外兴奋的脸,以及他平板电脑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算法流程图”和“数据模型”,突然有种……自己的专业领域正在被一个“外星AI”彻底“入侵”和“颠覆”的错觉。
她知道,钱程是出于好心,想用他擅长的方式来帮助她,让她的节目变得更“科学”、更“有效”、更“有价值”。
但她也同样清楚,情感这种东西,一旦被过度地“数据化”和“逻辑化”,就会失去其原有的温度和……魅力。
她不希望自己的《频道溪》,变成一个冷冰冰的“PUA案例分析数据库”或者“AI反PUA智能工具推广平台”。
她希望它依然是一个能够用温暖的声音和真挚的情感,去抚慰人心、传递力量的“心灵树洞”。
“钱程,”林溪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不那么像是在“抗拒变革的老顽固”,“我非常感谢你为这期节目付出的心血和……嗯,‘技术支持’。你的很多想法都非常棒,非常有创意。但是……”
她顿了顿,看着钱程那双因为她的“但是”而微微有些黯淡下去的眼睛,心里不由得一软,但还是坚持说道:“但是,我希望,这期节目,依然能够保持《频道溪》原有的风格和调性。我们可以借鉴你的‘AI视角’和‘逻辑分析’,但最终的呈现方式,还是要以……嗯,更贴近听众情感需求、更容易引发共鸣的方式来进行。”
“我希望,这期节目,不仅能让听众了解什么是PUA,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被支持的力量,让他们有勇气去面对和摆脱困境。”
钱程静静地听着林溪的这番话,没有反驳,也没有辩解。
他只是……默默地看着她,眼神里闪烁着一种……林溪难以解读的复杂光芒。
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缓缓开口,声音比平时低沉了一些:“我明白了,林溪导师。你是说……在‘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与‘情感连接的深度和温度’之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最优平衡点’?”
林溪看着他,突然笑了。
这个AI先生,虽然有时候确实会让她抓狂,但他这种……嗯,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自我修正”的意愿,却也让她感到无比的……佩服和……安心。
“是的,钱程学员。”她点了点头,语气也变得轻松起来,“你……终于说到点子上了!”
或许,这场关于“AI与情感的碰撞”,本身就是一次……寻找“最优平衡点”的探索之旅。
而她和钱程,就是这场探索中,最重要的……“合作伙伴”和“实验对象”。
(http://888zwz.com/book/ddhfhg-12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