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1章 千古“忠良”钱谦益,头皮甚痒水太凉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101章 千古“忠良”钱谦益,头皮甚痒水太凉

 

【此时在家看着天幕的朱纯臣悬着的心终于死了,随即他恶狠狠地看着天幕,仿佛也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

“可恶的后世人,为什么要说他,大明己经完了,他为自己着想有错?还有那个李自成,老师都投降于你了,你竟还敢杀老子,你等着,老子一定要宰了你。”

但是现在他还要准备安抚一下小皇帝才行“来人,备车,爷要进宫。”】

林悦继续道:“千古“忠良”钱谦益,头皮甚痒水太凉。

钱谦益在明末,也算是个有点才华的文人,是散文家、诗人、明末文坛领袖,顾炎武,郑成功等都曾经是他的学生。

钱谦益成名甚早,15岁时就写出了《留侯论》,气势纵横,令人惊叹。他曾经参加了东林党人反对魏忠贤阉党的活动,被视为士林领袖之一,德高望重。

但钱谦益的政治素质其实很低,他之所以能混成“东林党领袖”,是有套路的。

在明末,有一群人天天抨击时政,批评朝廷,反对阉党,自命清流,自吹“以天下为己任”。渐渐地,这些人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朋友圈。时间久了,这个朋友圈越来越大,甚至成了一个政治上的“利益集团”。

此时,这个朋友圈己经有利可图了,于是开始有人混进来投机。

敢于投机者,往往都是聪明人,怎么吸引眼球怎么做,怎么涨粉快怎么做!你敢针砭时弊,我就敢抨击大臣!你敢弹劾内阁,我就敢上书骂皇帝!

什么?写诗作词也能涨粉?那就闭门不出,天天写诗作词!总之一句话:尽快涨粉,尽快混成大V,然后就可以掌握权力,收回前期投资!这便是明末东林党人的“套路”。

钱谦益本来就小有名气,又曾经因为反对阉党而被惩治过,这让他涨粉极快,顺理成章成了东林领袖之一。成了大V之后,钱谦益成功吸引到了一个重量级女粉丝,柳如是。

柳如是幼时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难养,从小就被人拐掠卖他乡为婢,后被辗转贩卖,年仅10岁就坠入红楼青馆。

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遂改名柳隐。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柳如是身在风尘,却理想高洁,心比天高,想重新挺起胸膛做人。

21岁那年,她遇到了钱谦益,一见倾心。两年后,59岁的钱谦益迎娶了23岁的柳如是。

钱谦益为她盖了“绛云楼”和“红豆馆”,金屋藏娇。两人读书论诗,相谈甚欢。不过此时恰逢多事之秋,李自成围攻北京,崇祯自缢殉社稷,满清入关。

此时,明朝大臣们有三条路可以走:一是坚决抵抗,至死不渝;二是苟且偷生,流亡逃命;三是投降敌寇,做亡国奴。柳如是极力鼓动钱谦益到南明小朝廷工作,朝廷小了,钱谦益的职位却升了,做到了正部级的礼部尚书。

但是南明到底是没能顶住清军攻势,1645年五月,多铎兵临南京城下,柳如是劝钱谦益投水殉国。

钱谦益答应了,他对外高调声称自己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誓与明朝共存亡,不仅如此,他还率领家人至常熟尚湖,准备找湖边自尽。

然而到了投水自尽那一天,钱谦益在湖边犹豫不己,旁边的柳如是对他说,夫君为国家尽忠死得其所,还在犹豫什么?钱谦益无奈,下手摸了摸湖水,悠然说了句:“水太冷,不能下”。

柳如是一脸问号,你不下我下,于是“奋身欲沉池水中”,钱谦益慌忙让身边的人把柳如是救上来,扭头回了家。自尽殉国什么的,算了吧!就当没说过。

而且在清兵进城的时候,钱益谦竟然率领着诸位大臣,在那倾盆大雨之中,打开城门,向着清军统帅多铎迎降而去。

要知道,当时清军入关之际,所推行的剃发易服制度,对于汉人来说,简首就是一种莫大的耻辱和挑战。因为汉人自幼所学习的便是《孝经》,所遵循的便是孝道,正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

然而,清军入关之后,却强行推行这剃发易服令,还扬言什么“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如此蛮横无理的强制性举动,自然遭到了众多汉人的强烈反抗。

就在某一天,钱谦益忽然叫嚷道:“哎呀,我的头皮好痒啊!”说罢,他便匆匆忙忙地出门去了。家人们都以为他只是去拿篦子篦一下头发,好解解痒罢了。

可谁能料到,没过多久,钱谦益竟然剪去了自己的头发,还留起了那长长的辫子,就这样堂而皇之地走了出来。

众人看见犹如醍醐灌顶一般,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啊!既然有人己经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那么其他人自然也会纷纷效仿,如此一来,城中原本对剃发易服的强烈抵抗,就如同被洪水冲垮的堤坝一般,瞬间土崩瓦解了。

所以节操这东西,就像是精美的瓷器,看着奢华美丽,其实是不经摔的。

秦淮河边的名妓这纵身一跃,让名满天下的一代大儒钱谦益,那珍藏了半生的节操碎成了一地渣渣。

但是钱谦益己顾不得,他被清廷任命为礼部右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赴京上任去了。性子刚烈的柳如是耻于同行,独留南京。

只不过,清廷给钱谦益封的官只不过是个闲职而己,再加上他被指责大节有亏,同僚亲友都对他叛降的行为极为鄙视,让他备受煎熬,对仕途失去了信心,于是称病辞职,返回南京。

虽然他之后积极从事反清复明的联络工作,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当年在南京城外对着多铎那一跪。

钱谦益晚年过得非常闹心,甚至清廷也看不起他,两次找借口将其下狱。后来乾隆更是过河拆桥,将他编入《贰臣传》。

钱谦益降清,或许是为了保全江南免遭屠戮,但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政治上的利益,不过最终钱谦益两个目的都没有完全达到,在惭愧与自责之中死去。

所以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却道“水太凉”!钱谦益是明末东林党“投机文人”的一个缩影,他们己经和商人地主阶层构成一体,为了维护自身利益,那肯定是不能死的,不然万贯家产怎么办?这些人成了明末影响最大的政治集团,明朝还能好吗?就算是盛世,也得被这些人祸害到亡国。”


    (http://888zwz.com/book/dhfgaf-10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