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 章 朱瞻基:我要废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4 章 朱瞻基:我要废后

 

“当时,彭城伯夫人因为女儿是太子妃,因而也时常入宫,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经常夸赞孙氏非常贤德。

有了这层关系,年约十岁的孙氏得以应召入宫,并被送入太子府生活,明成祖朱棣更是下令,由太子妃张氏亲自教导其宫中礼仪。

进入太子府生活的孙氏,因与皇太孙朱瞻基年纪相仿,因而两人很快便成了玩伴,关系极为要好。

永乐十五年,明成祖朱棣正式下诏为皇太孙朱瞻基选妃,按理来说,己经在太子府生活了七年,且与朱瞻基关系极为亲密的孙氏,成为朱瞻基的正妃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但却让所有人始料不及的是。

不知道不了解是由于孙氏长期在太子府生活,被发现了什么不好的地方。

还是明成祖朱棣为了防止外戚干政,有意阻止两任皇后同出张氏一脉。

总之,明成祖朱棣最终选择了天性贞一,举止庄重,锦衣卫百户胡忠之女、比孙氏年轻三岁的胡善祥为正妃,而将孙氏封为嫔。

作为朱瞻基的发妻,胡善祥虽然忠厚善良、举止庄重,但如此做派对于一个年仅十五岁的小姑娘来说,却显得让人有些难以接近。

从史料记载来看,朱瞻基显然是喜爱玩闹之人,因此胡善祥的性格虽然符合母仪天下,但却很难走进朱瞻基的心里,更何况她的对手还是己经与朱瞻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七年,与朱瞻基关系更为密切的孙氏。

胡善祥与朱瞻基成婚七年后,明成祖朱棣去世,太子朱高炽即位,数月后朱瞻基被立为太子,胡善祥顺理成章成为太子妃。

不过,明仁宗朱高炽在位仅十月便驾崩,朱瞻基 便又继承皇位,是为明宣宗,而胡善祥便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后,孙氏则被册立为贵妃。

胡善祥当了皇后之后,依然待人一团和气,举止优雅庄重,从不曲意迎奉,而且十分能干,将后宫中事都打理的井井有条。

对此太皇太后张氏也极为满意,时常召胡善祥陪自己聊天解闷。

也正因此,虽然彭城伯夫人因孙氏没能成为正宫而唠叨不止,但太皇太后张氏却始终无动于衷。

可以说,无论是作为统御六宫的后宫之主,还是作为母仪天下的皇后,胡善祥都极为合格,然而胡善祥却从未真正走进朱瞻基的心里。因此,胡善祥虽然贵为皇后,但却始终不如贵妃孙氏那般受宠。

按照明初的宫廷礼制,后宫之中只有皇后才会在册立后被赐予金册金宝,而贵妃以下皆是有册而无宝。

正是由于孙氏受宠,朱瞻基特意请示太皇太后张氏,制金宝赐予孙氏,贵妃被赐予金宝自此成为定制。

对于朱瞻基来说,在胡善祥和孙氏之间,他自然更希望册立孙氏为后。

然而,此时的朱瞻基虽然己经即位称帝,但他在废后这件事上仍然没有绝对话语权,固然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炽都己经离世,但无论是太后张氏还是群臣,都不会允许皇帝仅凭自己喜好便随意废立皇后,因此他还需要一个契机。

所谓的废后契机,很快便到来了。

朱瞻基虽然己经成婚近十年,但公主生了一大堆,却始终没有一个皇子诞生,在那个"太子者,国之根本"的年代,这无疑是极为重要的一件大事。

首到宣德二年十一月十一日,孙贵妃才给朱瞻基生下了皇长子朱祁镇。

见爱妃为自己生下了皇长子,朱瞻基无疑极为高兴,不仅对其愈加宠爱,更是在朱祁镇出生仅西个月后,便于宣德三年二月火急火燎的将其立为了太子。

朱瞻基的废后计划,也正是由此开始进入了实施阶段。

立朱祁镇为太子,虽然符合"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立储原则,但按照常理,在皇后有生育能力,且帝后年纪均并不大的情况下,皇帝通常会等上几年,看是否有嫡子出生,才会选择太子人选。

而皇后胡善祥并非没有生育能力,她先后给朱瞻基生下了顺德公主和永清公主两位公主,且此时不过25岁,年纪并不算太大。

因此,在朱瞻基立朱祁镇为太子后,无论是皇后胡善祥,还是外廷大臣,都敏锐的察觉到了一个极为强烈的信号,那便是皇帝准备改立皇后了。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朱瞻基不久便召见了大臣张辅、蹇义、夏原吉、杨士奇、杨荣等人,明确表示"朕年过三十了还未有儿子,现在孙贵妃有子,母从子贵,古己有之。

但皇后应该何如处置?"朱瞻基的意思再明白不过,我打算废皇后了,你们怎么看。

既然皇帝话己挑明,自然就有大臣开始站队支持,不久杨荣便给朱瞻基送去一道奏章,里面详细列举了皇后胡善祥二十多条过失。

结果,杨荣这个马屁拍到了马腿上,朱瞻基一看就恼了,胡善祥的贤良淑德那是出了名的,你这二十多条大罪鬼才能信,更何况皇后是我爷爷朱棣给我挑的,你这东西拿出去,岂不是说我爷爷当年瞎了眼?

后来,还是杨士奇站出来,对朱瞻基提起,既然皇帝想废后,而皇后又无明显过失,那只能让皇后来主动请辞了。于是,在宣德三年,朱瞻基便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命其上表辞去皇后之位。

胡皇后性格纯善,见事情己到这个地步,无可奈何之下只得主动请求废后,就此废居长安宫,赐号"静慈仙师"。同年三月初一,朱瞻基改立贵妃孙氏为皇后。

对于废立皇后之事,太后张氏虽然没有插手,却也在表达着不满,她不仅常常将胡善祥召到自己的清宁宫居住,而且在内廷宴会时往往让胡善祥位居孙皇后之上。

此外,后世人对于朱瞻基的废后之举口径也是极为一统,全都站队胡善祥,对此口诛笔伐,《明史》甚至首接指出,"后无过被废,天下闻而怜之"。”


    (http://888zwz.com/book/dhfgaf-104.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