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真是太好了!朕的好皇兄是真的看的起朕啊!还有想出这么多词骂朕,真不容易啊!”
景泰帝朱祁钰怒不可遏,满脸怒容却又突然冷笑起来,看着众位大臣:“你们也觉得朕“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是吧!
“臣等不敢!”大臣们眼见皇帝如此震怒,一个个都吓得面色惨白,纷纷跪倒在地,磕头如捣蒜般请求皇帝息怒。
朱祁钰冷哼一声,眼中的怒意丝毫未减,“有什么不敢的,你们心里不就是这么想的吗!
朕不过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这有何错?朕为这天下殚精竭虑,你们却只想着那被软禁的朱祁镇!”
说罢,他一脚踢翻了旁边的桌子。大臣们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头埋得更低了。
“来人呐!传朕旨意,即刻废除孙氏太后的名号,将其贬为庶人!至于朱祁镇,他‘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同样贬为庶人,责令他为先帝守陵,终身不得踏出皇陵半步!”
“遵旨!”侍从们齐声应道,领命而去。
“还有石亨、曹吉祥二人,罪大恶极,祸乱朝纲,满门抄斩,夷其三族!徐有贞,此人虽有几分才华,却心术不正,革除他的功名,永不录用!”朱祁钰越说越气,声音也越发高亢。
“是!”大臣们战战兢兢地领旨,不敢有丝毫异议。
“哼!”朱祁钰又是一声冷哼,“看来朕当真是脾气太好了!朕自登基以来,日夜操劳,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从不敢有丝毫懈怠,可谁知在你们这些人眼中,朕的努力竟然还比不上一个葬送大明半壁江山的朱祁镇!
既然如此,朕今日便让你们看看,朕的手段!诸位都给朕记清楚了,如今这大明,朕才是天子。”朱祁钰怒目圆睁,扫视着跪在地上的大臣们。】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祁镇在历经千辛万苦夺回皇位之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竟然是下令将于谦逮捕入狱。
一代忠臣,他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为保卫国家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么,朱祁镇为何要如此对待于谦呢?原来,朱祁镇想要从自己的弟弟朱祁钰手中重新夺回皇位,就必须铲除朱祁钰一脉的势力。
而于谦作为朱祁钰的得力干将,自然成为了朱祁镇的眼中钉、肉中刺。
此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徐有贞和石亨等人都是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徒,他们与于谦之间存在着很深的过节。
这些人在朱祁镇复位之后,便趁机在他耳边进谗言,诋毁于谦,最终导致了于谦的悲惨下场。
【当朱祁钰听到朱祁镇要逮捕于谦时,他的眸子微微一眯,随即便厉声呵斥道:“徐有贞,贪天之功,残害忠良,惯于钻营,结党营私,简首就是个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来人啊!给我把他拿下!”
话音未落,只见一群如狼似虎的护卫如疾风般冲入朝堂之内,二话不说,首接将徐有贞像拖死狗一样拖走,关进了大牢。】
刘据气的浑身发抖,他本就对朱祁镇的诸多行径不满,此刻听见朱祁镇如此对待于谦,更是怒不可遏。“他怎么如此?于谦乃国之栋梁,他为大明江山鞠躬尽瘁,何罪之有?朱祁镇怎能听信小人谗言,自毁长城!”
林悦林悦赶紧拉住刘据,轻声道:“他本来就是个又蠢又毒的,做出什么事都不惊?。”
林悦又继续说道:“那天他头发凌乱,一身囚衣,被压到刑场,周围围满了百姓。”
“百姓们都知道他是冤枉的,他们实在无法相信,这个即将要处死的人,居然是护国卫民的大英雄于谦。”
“甚至于刽子手在行刑完之后,自责不己,首接当场自尽,而与此同时,锦衣卫奉命查抄于谦的家,搜罗于谦谋反的罪证。”
“可是当他们来到于谦家中时,这家中一贫如洗,除却一些简单的一些生活必需品之外,并无任何余财。”
“他们不甘心,不停地翻箱倒柜查找,最后发现一间上了锁的房间。“
打开箱子一看,里面空荡荡的,仅有两件物品孤零零地躺在其中。那是明代宗为了表彰于谦在北京保卫战中的卓越功绩而赐予的蟒袍和宝剑。
蟒袍和宝剑静静地放置在那里,仿佛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然而,于谦却将它们深深地锁了起来,从不轻易示人,更不会在人前招摇显摆。
曾经抄家无数、见多识广的锦衣卫们,在踏入于谦府邸的那一刻,心中的防线瞬间被击溃。他们难以置信,这样贫寒的居所,竟然会是当朝一品大员的府邸?
环顾西周,家中几乎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一能称得上宝物的,便是皇帝所赐的蟒袍和宝剑。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奢华之物。
而于谦,这位堂堂的一品大员,真正做到了跟他的诗文一样,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的一生,如同一面镜子,坦坦荡荡,始终都在践行着内心的理想。
无论是担任巡抚时,为百姓仗义执言,还是在国家面临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他都无愧于“救国良相”的称号。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他能够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却唯独无法拯救自己。
【在万界之中,普通百姓们对于那些复杂的政策和调兵遣将之事,往往是一知半解,难以理解其中的深意。
然而,有一件事情却是他们能够清晰明了的,那就是于谦是拯救大明的忠臣。
当得知于谦被处死的消息时,许多夫人都不禁泪流满面,悲痛欲绝。
她们叹息道:“这,于谦怎么就这么死了啊?”
“他可是为了保卫大明,付出了那么多啊!”
“他死在了他拼死守护的城池里,当时他心里该有多么的绝望啊!”
“这样的好官,怎么能杀呢?”
尽管百姓们深知这是历史的一部分,是在另一个时空中真实发生过的事情,而且他们的呼喊声根本无法传达给那位明英宗,但他们仍然无法抑制内心的情感,不由自主地高声呼号:“不能杀啊!”
这一声声呼喊,仿佛穿越了时空的界限,带着无尽的惋惜和悲愤,回荡在万界之中。】
(http://888zwz.com/book/dhfgaf-11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