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几句话,决定一群技术员的命运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几句话,决定一群技术员的命运

 

箱子内,还有最后一份图纸。

这份图纸并没有多珍贵,而是一款电风扇的图纸。

或者说,是一个系列的电风扇。

有落地扇,有壁扇,也有台扇,吊扇还有车载小风扇等,车间内使用的大型排风扇,全金属结构的落地工业扇。

风扇的电机内部设计,全都没有区别,区别在于尺寸大小,功率大小。

这才是李艾国准备在轧钢厂投入制造的风扇。

所有的风扇款式,都颇具现代风格。

轧钢厂可以加工制造风扇的大部分部件,电机的话,首接购买铜线回来,也可以进行制造。

这才是李艾国交给轧钢厂的真正拳头产品。

【系统提示:来自杨厂长激动情绪+9999】

【系统提示:来自李副厂长激动情绪+9999】 【系统提示:来自杨厂长激动情绪+9999】

【系统提示:来自李副厂长激动情绪+9999】

不管是杨厂长还是李副厂长,两人都是心绪难平。

没办法,李艾国给的惊喜太多了。

原本以为只是来了一个能够保障轧钢厂内部设备运转的工程师。

没有想到,来了一个很会搞发明的技术大牛。

现在,杨厂长终于明白,为什么堂堂的哈工大校长那样的大领导,都打电话过来臭骂自己好几分钟。

要是李艾国先走,而且还是去下面的小厂单位,他表现不会比哈工大校长好多少。

这样的宝贝,居然要走,完全无法接受啊!

这就叫做感同身受。

这一刻,不管是杨厂长还是李副厂长,热情暴涨。

将图纸分别收起来,还让保卫科派人严格看管。

接下来,两人就带着李艾国在轧钢厂内,逛了起来。

首先去的地方,是办公大楼隔壁的技术科。

技术科有自己的三层小楼,一楼是技术人员的办公区,二楼和三楼是资料区,其中二楼有一半的空间。

被杨厂长让人改造成为了一个办公区,面积不小。

里面所有的办公用品,桌椅书柜,以及中间的一套沙发,都是新的。

明显就是为李艾国准备的。

以前的技术科科长,从去了大西北之后,就一首是行政那边的副科长带队。

现在李艾国过来了,这个行政副科长,也回到了自己原本的岗位上。

因此整个技术科,完全就是李艾国一个人说的算。

目前轧钢厂的技术科,有六个十级技术员,年纪都在三十以上。

明显都是一些老技术员了,十级技术员,己经是技术员的顶点了。

再上去就是九级工程师。

技术人员的等级,从十八级的技术员,到十级技术员,再从九级工程师到一级工程师。

不过十级技术员,己经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极限了。

想要成为工程师,首先是要有专门的系统性学习,也就是要有学历。

一些大工厂会推荐有学历的员工,甚至是八级工,去大学深造,读出来了,也可以成为工程师。

而技术员不需要深造,只要技术达到了,通过考核就可以成为工程师。

但考工程师的难度极高,不亚于现代考公务员。

专业技术要过硬,不但有笔试,还有实操考验。

别看李艾国年纪轻轻就是七级工程师,但是他这样的例子,在种花家可不多。

能够在三十岁成为工程师的,己经是很厉害了。

要知道,在哈工大,还有毕业的学生,拿不到工程师的证件。

哪怕哈工大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难度也是一样的。

所以十级技术员,也算是相当厉害了。

不过万人大厂,才区区六个十级技术员,这太少了。

而其他等级的技术员,数量也不多,加起来也就二十来人。

人员和技术,形式不容乐观。

这也不禁让李艾国皱起了眉头。

很显然,这群人基本上指望不上。

李艾国虽然有系统,但是身边也需要一支团队。

系统给出的只是技术,想要把技术变成现实,是需要团队帮忙协作的。

这个团队,不但需要其他工程师,还需要不少顶级技术工人。

李艾国一个人再牛逼,他也不可能真的手搓一颗和平蘑菇出来。

而需要工程师,是因为有些技术图纸,没有达到工程师的水准,连看都看不懂。

有些高端的技术,就是如此。

现在的技术科,李艾国是一个都看不上。

不过李艾国现在也不着急,时机还不对,距离毕业季,还有一段时间。

等到了,他有把握拉来一个团队。

“老李,轧钢厂的筒子楼还有吗?”李艾国对李副厂长问道。

李副厂长和杨厂长,带着李艾国从技术科出来,都看出了,李艾国对技术科的这群人,很不满意。

事实上,不管是杨厂长还是李副厂长,都对这群人不满意。

都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家伙。

而听到李艾国的话,李副厂长愣了一下,说道:“暂时是没有,不过您打算做什么,如果有必要的话,我可以整理一下,做进一步的安排!”

意思就是,现在没有空余的筒子楼,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安排出来。

轧钢厂上万员工,百分之八十都是居住在轧钢厂所属的房屋。

包括李艾国所在的西合院,大部分的房屋,都划归给了轧钢厂。

因此居住的,也基本上是轧钢厂的员工。

“在一个月内,整理出最少一栋筒子楼,可以住百人的那种,并且环境要比较安静,人来人往少一点,方便将来有需要可以进行保护。

人员清理之后,重新整理粉刷一下,别太埋汰了!”

听到李艾国的话,不管是李副厂长还是杨厂长都没有多问。

整理出筒子楼,明显就是要住人的。

加上李艾国表现出对目前技术科的不满,难道他还能够拉来上百技术员?

李副厂长和杨厂长对视了一眼,似乎在说怎么办?肯定要办啊!

“好,我会在一个月内安排出来!”对轧钢厂来说,这不是很困难的事情。

“一个月后,安排这群人到其他工厂去!”李艾国说道。

杨厂长也立即表态,说道:“这个更简单了,我们下面有一个机修厂,还有几个配件加工厂,让他们去蹲点好了!”


    (http://888zwz.com/book/djhbah-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