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领导成立666绝密工程项目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2章 领导成立666绝密工程项目

 

这一个早上,对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的惊吓还不止这些。

还没有等工程师们都安置好,冶金署的大领导,还有李副厂长的老丈人,都一起过来了。

这可是两个副署长,也就是王鹤署长没有在,否则的话,说不定都会亲自过来看看。

并且这两位副署长过来的时候,没有事先通知。

人家是到了办公楼下,两个人被秘书匆匆找上,这才知道的。

今天这场面太大了,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都感觉有点接不下了。

两人肯定不是过来看热闹的,也不是来看轧钢厂这边欢迎仪式搞得热不热闹,隆不隆重。

很快,包括李艾国在内,以及这一次过来的六十个工程师,都被召集到了轧钢厂的大礼堂内。

然后大礼堂外面,就被保卫科保护了起来。

因为接下来要宣布的事情,尤为重要,该保密的还是要保密。

轧钢厂的大礼堂内,众人齐聚一堂,除了李艾国外,便是那六十个工程师,还有杨厂长和李副厂长。

之所以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也在,主要是因为两人是厂里的一二把手,他们要是不知道,那就不合适了。

同时两人在这方面,也是值得信任的。

作为厂长,杨厂长成为了第一个发言的人,主要是感谢这群工程师们的到来:

“同志们,今天,我代表整个轧钢厂,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迎各位技术骨干加入第三轧钢厂的生产队伍!

在上级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号召下,你们带着知识分子的赤诚之心,从五湖西海汇聚到这个热火朝天的建设战场。

我代表全厂上万名工人同志,向你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

当前正值祖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厂承担着机床技术的攻关任务。

同志们带来的科学技术,正是我们急需的及时雨。希望你们:

与工人打成一片,把图纸上的公式变成车间里的零件。

开展技术传帮带,每周为工人夜校讲授机械原理课程。

让我们以《首钢宪法》为指南,用算盘和铅笔造出争气机,用汗水和智慧打破外国封锁!

另外食堂那边准备了猪肉饺子,鸡蛋面条,也希望大家能够在轧钢厂愉快工作和生活!

以后有工作上的问题,可以来找我,生活上的问题,可以找我们的李副厂长!”

杨厂长简单致辞,没有长篇大论,完成了开场。

伴随着掌声的平息,大领导站起来说道:“我今天代表冶金署而来,首先第一个目的,是为李艾国同志,颁发重大发明证书,以及全国劳模称号和奖状!

另外奖励李艾国同志一百块钱,票据若干。

李艾国同志的待遇,提升到十二级,相关行政补贴,由所在部门按照法定法规给予提升。

为保证李艾国同志的安全,此次表彰为秘密表彰,不对外公开,不见报,不广播!”

听到大领导的话,李艾国有些惊讶,这重大发明证书,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自己都还没有拿出高端机床,只是改进了一下机床,就拿到了。

这属实很意外。

至于劳模称号,尽管是全国的,但更多还是一种象征性的鼓励。

要知道,重大发明证书,这玩意儿到了六三年就没了,在发明奖励条例出来之前,只有对国防,重工业领域有重大技术突破的人,才能够被授予。

而且在六三年之前,或者是之后,更多的荣誉,是属于集体的,有百分之九十的奖励,也确实是被授予集体。

至于秘密表彰,在这年头十分常见,甚至有些事情,到了现代都还没有完全解密。

一百块钱的奖金,也着实不少了,要知道,很多项目取得成功,功劳也不小,可每个人到手,也就是一二十块钱,更多是象征性的荣誉。

李艾国上台,领取了自己的奖励。

可以说,他身上的光环,多了一层。

特别是那重大发明证书,这玩意可比部队内的一等功还难获得。

只授予个人,数量极少。

用李艾国此刻的想法来说,将来自己可以拿出来向自己的孙子,或者是重孙子炫耀了。

在众人的鼓掌下,李艾国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李副厂长的老丈人待掌声停下,开口说道:“我相信在场的有些人也都知道,你们接下来的具体任务。

从今天开始,第三轧钢厂的666号工程正式成立。

该工程由哈工大,科技院以及李艾国同志的一起负责,第三轧钢厂要负责好一切后勤工作,确保666工程的一切需求和顺利运转。

你们能够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不能自己解决的,可以首接来我和大领导,我们也会想办法解决。

其次,666工程项目,将由李艾国同志担任项目最高领导。

冶金署并不参与管理和一切研发工作,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内部文件上,该工程由冶金署和哈工大共同组建。

666工程项目属于绝密,禁止对外泄露半分,该工程代号,也只有你们在场的诸位知道。

此外,轧钢厂原本保卫科力量不够,从今天开始,轧钢厂的保卫科扩编为保卫处,会有新的保卫处长到任。

原本轧钢厂保卫科任务不变,扩编后的队伍,只内部保护666工程项目以及人员的安全!双方互不干涉!

安保优先等级,666工程项目优先!”

毫无疑问,轧钢厂看似一如既往,可事实上,内部己经大变天了。

加强保卫科成为保卫处,以后第三轧钢厂内部,多了一个太上皇。

这一点,杨厂长和李副厂长都很清楚。

但是两人不但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心中十分的激动。

绝密项目,这意味着一旦成功的话,功劳很大。

要知道,在过去这段时间,冶金署可不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而这一次机床的改进,不管是杨厂长还是李副厂长,都受到了嘉奖。

这对两人的履历来说,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对未来的发展,有极大的帮助。

这要是再来一两个嘉奖,再进一步,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http://888zwz.com/book/djhbah-89.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