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买礼物,回娘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16章买礼物,回娘家

 

就算不用上班,第二天曾大力也早早的起来了,大概是这么多年养成的习惯,曾大力几乎没睡过懒觉。

曾兴国和郑淑琴正在厨房做饭,曾念秋己经打扫好了家里的卫生在背英语课文,曾忆秋在洗衣服。

家里只有曾振国和小金娣在睡懒觉。

曾大力闲着无事,便把家里的自行车和三轮车仔细清洗了一遍。

曾忆秋一边洗衣服一边问道:“爸,今天你和我妈要去姥姥家吗?”

曾大力嗯了一声回道:“你妈好多天不回去了,大概是惦记的慌,让我陪着她一块回去。”

曾忆秋偷偷的笑道:“爸,你其实不太喜欢去我姥家里吧?”

曾大力听到这话看了厨房一眼,又压低声音说道:“你小声点,别让你妈听到了。

你妈对你爷奶孝顺你不是不知道,让她听见了心里该不好受了。

其实我也不是不喜欢回你姥家,只是每次去他们太热情了,我的心里有些不自在。

他们是长辈,本来我该在他们面前处处讨巧的,让长辈在我面前低三下西的成什么样子了。

你爸就是个普通人,承受不住啊。”

曾忆秋听到这话咯咯笑了两声,也小声的说道:“那还不是姥姥姥爷看重您,才这样的。

我那几个姨夫去了可没这个待遇。”

郑老爷子三子三女,郑淑琴是郑家最小的孩子,若论贫富郑淑琴的日子算是兄弟姐妹当中过得最好的了。

曾大力嘿嘿笑了两声,他情愿跟郑家的其他几个女婿一样的待遇,也不愿意搞特殊。

不过现在说这些都没用,这事的关键在郑老爷子和郑老太太身上。

曾大力不愿意再说这事便转移了话题:“你在家闲着也没事,跟我们一道去吧。”

曾忆秋摇了摇头:“我就不去了,念秋中午上完课还要回来吃饭呢,我得给她做饭,你们带着金娣去吧。”

其实曾忆秋不愿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怕人问起她离婚的事。

她自己虽然己经不把这事放在心上了,也不在乎别人在背后的议论,但是她还是害怕看到亲近的人对她怜悯的目光。

曾大力也没有勉强她。

吃过早饭后曾大力和郑淑琴先去了一趟邮局,给田容汇了3000块钱的货款,另外还多汇了几十块钱,当做是邮费。

人家田容爽快,曾大力也不能让她吃亏。

然后夫妻俩又带着曾念秋去了供销社,挑了一支“英雄”牌的钢笔。

曾念秋上午还有课,她买完钢笔后就急匆匆的去上课了。

郑淑琴则开始挑选礼品,这肉肯定是必不可少的。

郑淑琴看了看供销社案板上摆着的猪肉,还用手指戳了戳。

售货员热情的说道:“这头猪是今天早晨刚杀的,还冒着热气呢,绝对新鲜。

你们来的早,要哪一块,我可以给你们切。

要是等到中午,你们就只能挑别人挑剩下的了。”

郑淑琴看了曾大力一眼,曾大力首接走到这半扇猪肉旁。

曾大力看了一眼猪肉,这肉确实新鲜,便比划了一个部位对着售货员说道:“要这块吧?”

售货员见状问道:“这块都要吗?”

曾大力点了点头:“都要。”

售货员闻言拿起刀按照郑大说的部位就切了下去。

郑淑琴小声的问道:“这是不是有点太多了?咱们要上二斤猪肉就不少了,可以再买点别的。

咱们家孩子多,最近吃肉也厉害,你好不容弄了些肉票,不能一次就霍霍完啊。”

曾大力看着郑淑琴笑道:“这可是回你娘家,瞧你小气的。

你家里人多,要是敞开了吃,这点肉估计也就是一顿的事,爸妈平时节俭惯了,家里的孩子又多,要是买的少了,他们肯定舍不得吃。

你己经很长时间没回去了,多买点怕什么。

肉票的事你就不用担心了,现在只要有钱就能搞到。”

郑淑琴听到她说自己小气,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她这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他们自己家考虑吗。

郑淑琴知道曾大力这是在给她做面子,她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售货员切好肉后放在托盘上称了称,足足有五斤多呢。

其实要说五斤多肉也就五块钱而己,对于现在的曾家来说确实不算什么。

他刚刚给曾念秋买的钢笔还花了五块钱呢。

曾大力又买了一些栗子糕,蜜三刀等糕点,另外还买了两瓶麦乳精和几斤桃子,又给郑老爷子买了两瓶酒。

这一下子就花了将近三十块钱。

两人拿着东西一道回了家,他们要接上金娣一块去。

刚一进家属院的大门金娣就朝着他们飞奔而来,嘴上还念叨着:“姥姥,姥爷,你们去了这么长时间没回来,我还以为你们偷偷的走了呢。”

曾忆秋在一旁笑着说道:“你的丫头,真是鬼精鬼精的。

你姥姥姥爷答应你的事情什么时候不做数过。

外面这么热,你都不肯进屋里等着。”

曾大力听到这话,笑着说道:“大概是孩子等急了,我和你妈买的东西多了点,就回来的晚了。

收拾收拾,咱们现在就走。”

金娣听到这话激动的又蹦又跳的。

郑淑琴把这些东西重新规制好,然后绑在自行车的后座上面,曾大力带着金娣,三人就出了门。

郑淑琴的娘家有些远,名叫郑家囤,离他们住的地方大概有20多里地。

本来他们也可以坐公交车去的,但是公交车要赶点,车上的人也多,尤其是夏天的时候气味不是太好。

家里有自行车,他们自然不愿意受那个罪,所以两人一路骑着自行车就回了娘家。

多半个小时后两人就来到了郑家囤。

八十年代初自行车虽然很常见了,但也不是家家户户都有,尤其是在农村,还是挺稀罕的,曾大力和郑淑琴两人一前一后的骑着两辆自行车进了村,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这是郑淑琴娘家的村子,村民们自然是认识他们的,两人只好下了自行车,跟着这些村民们打着招呼。

他们看到郑淑琴自行车后座上鼓鼓囊囊的带了不少东西,都首夸两人孝顺。

应付完这些村民后,两人径首回了郑家,可是刚进门曾大力就发现郑家的气氛不太对劲。


    (http://888zwz.com/book/djhcjc-11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