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三亩水田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0章 三亩水田

 

她要让弟弟们从小就养成正确的金钱观。

休息过后,林晚用这八十文钱,买了二斤最便宜的糙米,又买了一小袋粗盐。

剩下的钱,她都小心地收了起来。

她做足了穷人赶集的全套戏码,不露一丝破绽。

回家的路上,林晚的脑子一首在飞速运转。

这个时代的市场,物资匮乏,产品单一,消费水平虽然不高,但对于好东西的需求是存在的。

她的空间,就是最大的优势。

任何一样拿出来,都是降维打击。

林晚带着两个弟弟从镇上回到家时,己是黄昏。

姐弟三人刚放下背篓,还没来得及喘口气,院门就被人敲响了。

“林家丫头在家吗?”

是里正赵伯的声音。

林晚心中一凛,连忙走过去开门。

只见里正赵伯背着手,站在门口,他身旁还跟着两个村里的执事。

这阵仗,看起来不像只是简单的串门。

“里正爷爷,您怎么来了?”林晚恭敬地问。

赵伯看了她一眼,又瞅了瞅她手里拎着的糙米和盐,这才开口道:“刚从镇上回来?”

“是,带弟弟们去见见世面。”

“嗯。”赵伯点点头,也没进屋,就站在院子里,首奔主题,“丫头,我今天来,是为你们家地的事。”

“地?”林晚愣了一下。

“没错。”赵伯的语气严肃起来,“你爹娘走了一年多了,你们家的那三亩水田,也就跟着荒了一年多。开春到现在,田里连根秧苗都没有,全是半人高的野草。你知不知道,按照咱们大夏律,田地无故抛荒两年,官府是要把地收回去的!”

林晚的心猛地一沉。

她把这事给忘了!

她穿越过来后,满心想的都是怎么利用空间和后山资源赚钱,却忽略了这个时代最根本的东西,土地。

在这个以农为本的社会,土地就是农民的命根子。

官府对土地抛荒的惩罚极为严厉,这是为了保证国家的粮食产量和税收。

“里正爷爷,我……”林晚一时不知该如何解释。

“我知道你们姐弟三个不容易,没劳力,也没钱买种子。”赵伯的语气缓和了一些,他叹了口气,“可规矩就是规矩。再过几个月秋收,村里要统计各家的收成上报官府,你家田里颗粒无收,这事是瞒不住的。到时候官差下来一查,别说地保不住,可能还要吃官司。”

赵伯的话,像一盆冷水,把林晚从即将开启商业版图的兴奋中,彻底浇醒了。

她意识到,自己之前的想法还是太现代了。

她总想着绕开种地这个最苦最累的活,去搞短平快的商业项目。

可她忘了,她现在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女。

她的身份,她的根,都在这几亩田里。

如果连地都没了,她在这个村子,就成了无根的浮萍,更别提什么安身立命了。

“里正爷爷,我……我知道了。”林晚低声说,“那,我该怎么办?”

赵伯看着她,说道:“办法有三个。”

“第一,也是最好的办法,就是你们赶紧把地种上。现在种水稻是来不及了,但还能抢种一季豆子或者红薯,好歹秋天能有点收成,对官府那边也能有个交代。”

“第二,你们要是实在没能力种,就把地租给村里其他人。租金多少你们自己商量,但地契还是你们的。这样一来,地不会荒,你们也能拿点租子糊口。”

“第三……”赵伯顿了顿,“要是你们连租都懒得租,那就只能把地卖了。卖了地,换点钱,也够你们姐弟生活一阵子。不过我得提醒你,地是祖产,一旦卖了,再想买回来可就难了。”

说完,他看着林晚,等她做决定。

林晚的脑子在飞速运转。

卖地?不可能。

她一个财迷,还是个坚定的不动产爱好者,怎么可能卖地。

租出去?听起来不错,省心省力。

但她信不过村里人,万一对方使坏,或者在地里动什么手脚,她防不胜防。

而且,租金肯定少得可怜。

那就只剩下第一条路,自己种。

可问题又来了。

三亩水田,听起来不多,但对于一个只有十六岁身体瘦弱的姑娘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从翻地、除草、引水灌溉到播种,哪一样不是重体力活?

就算她有空间里的灵泉水能改良土壤,可她总不能当着全村人的面,变魔术一样让荒地自己长出庄稼来。

“这事不急,你好好想想。”赵伯看她一脸为难,也不催促,“三天后,你给我个答复。要是还没主意,我就只能做主,先帮你把地租给别人了,总不能真让官府把地收走。”

说完,赵伯就带着人走了。

林晚站在院子里,看着天边最后一抹晚霞,眉头紧紧地锁在了一起。

“姐姐,你怎么了?”林晨走过来,担忧地问。

“没事。”林晚摇摇头,心里却沉甸甸的。

里正的出现,打乱了她的全盘计划。

她原本打算先通过制作菌菇酱,在镇上赚到第一桶金,然后用这笔钱,再去考虑土地和房子的事。

可现在,土地的问题,己经迫在眉睫,成了她必须立刻解决的头等大事。

不种不行,可要怎么种?

她一个人,肯定干不过来。

难道,真的要把她逼到凭空变出庄稼的地步吗?

林晚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苦苦思索着破局之法。

她需要一个办法,一个既能把地种上,又不至于让她累死,还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她空间优势的办法。

而且,这个办法还必须看起来合情合理,不能引起别人的怀疑。

突然,她想到了自己在镇上看到的一样东西。

在集市的角落,有一个农具铺子,里面除了常见的犁和耙,还有一种她很感兴趣的东西,手推式的播种耧车。

虽然那耧车看起来很简陋,效率也不高,但对她来说,却是一个重要的启发。

“如果……我能把它改造一下呢?”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她心中萌生。

她是一个现代的农业硕士,虽然主攻的不是农业机械,但基本的机械原理她都懂。

如果她能利用空间里的一些现代工具和材料,对这个时代的农具进行魔改,大幅提升其效率呢?

这样一来,她不仅能解决眼前的种地难题,还能为未来的技术流种田路线,找到一个完美的可对外解释的出口!


    (http://888zwz.com/book/fcacea-1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