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他们,瞎折腾!这都快入冬了,还下种?不是把豆子往土里扔着玩吗?”
“是啊!地里撒石灰,那不是烧苗吗?我看他们是昏了头了!”
“等着瞧吧,明年开春,这地里能不能长出根毛来都难说!”
风凉话,天天都有。
但王婶子他们,选择了无条件地相信林晚。
时间,一天天过去。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奇迹发生了。
仅仅十天后,那十五亩地里,就齐刷刷地冒出了一层喜人的嫩绿!
豆苗不仅出得又齐又壮,而且生长速度,快得不可思议!
那些之前说风凉话的村民,渐渐地,笑不出来了。
他们开始每天都跑到地头,看着那片长势惊人的豆苗。
“这……这怎么可能?这才几天功夫,就长这么高了?”
“你看那叶子,油得都快能滴出水来了!比我家开春的麦苗长得还好!”
“这金豆,真是个神种啊!”
差距,从这一刻起,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被无情地拉开了。
当村里大部分田地,还是一片萧瑟时,林晚指导下的那十五亩豆地,却依旧保持着顽强翠绿的生机。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快。
下溪村的田地里,早就己经是一片枯黄。
去年种下的小麦,在地里半死不活地捱着,长得跟猫毛似的。
村民们也都进入了一年中最清闲的时节。
大家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聚在村口,晒着太阳,嗑着瓜子,东家长李家短地闲聊。
而聊得最多的,自然是村西头那十五亩反季节的豆地。
那十五亩地,己经成了整个下溪村,甚至周围几个村子的一个奇观。
所有人都觉得,天这么冷,那些豆苗就算不被冻死,也肯定长不动了。
然而,事实,再一次狠狠地抽了他们一个大耳刮子。
那些金豆豆苗,不仅没有被冻死,反而像是吃了什么神丹妙药一样,长势一天比一天凶猛。
当别家的麦苗还在地里苦苦挣扎时,它们的藤蔓,己经爬满了整个田地,绿油油的一片,充满了生机。
当那十五亩豆地开出成片的紫色小花时,所有当初选择观望的村民,都彻底坐不住了。
于是,这些之前还在说风凉话的村民,立刻换了一副嘴脸。
他们不再去找里正,因为知道里正那里说不通。
他们开始想尽一切办法,明里暗里地去找林晚,希望能搭上这趟致富的末班车。
有的,提着两只老母鸡,去林晚家门口串门,旁敲侧击地问,现在种那个金豆,还来不来得及。
有的,在林晚去田里查看时,假装偶遇,凑上前去套近乎,说自家也想跟着她一起干。
甚至还有人,去堵放学回家的林晨和林风,想通过两个孩子,跟林晚说说情。
但对于这一切,林晚的态度,都只有一个——拒绝。
“张大婶,现在己经错过了抢种的时节,豆子种下去也长不好了。”
“李西叔,实在抱歉,我第一批的豆种,己经全都发出去了,手里是一颗都不剩了。”
“不好意思,我只跟当初在祠堂里,第一批选择相信我的人合作。”
她的理由,合情合理。
她的态度,坚决果断。
几次三番下来,所有人都明白了。
林晚给的机会,只有一次。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再也没有后悔药可吃。
这个认知,让那些村民们,追悔莫及,肠子都快悔青了。
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王婶子那几户人家,天天乐呵呵地打理着那片希望的田野,心里是又酸又嫉妒。
时间,在村民们复杂的心态中,一天天过去。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
豆秆上的叶子,己经落尽,彻底成熟了。
这一天,林晚没有等那几户人家开口,就主动宣布:“今天,收豆子!”
她带着王婶子、里正赵伯、族长林正德,以及林老西等几户人家,浩浩荡荡地来到了田边。
而村里其他所有的人,也都自发地跟了过来。
他们都想亲眼看看,这传说中的金豆,到底能创造出什么样的奇迹。
林晚依旧是拿出了她的两件神器,收割机和脱粒机。
她先是亲自下场,推着收割机,帮着王婶子家,将那两亩地的豆子,在不到一个时辰的时间里,全部收割完毕。
那神乎其技的效率,再一次让所有围观的村民,都看得目瞪口呆。
收割完,她又把脱粒机搬了出来。
“王婶子,林西叔,你们来试试。”她没有自己动手,而是把机器,交给了他们。
王婶子和林老西,有些紧张,也有些兴奋地,学着林晚的样子,开始摇动机器的摇臂。
“噼里啪啦。”
金灿灿的大豆,像瀑布一样,从机器里倾泻而出,很快就在地上,堆起了一座金色的小山。
“我的天爷!这也太快了!”
“是啊!比咱们用连枷打一天还多!”
王婶子和林老西他们,越干越起劲。
几户人家轮流上阵,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将十五亩地所有的豆子,全部脱粒完毕。
接下来,是全村人最期待的环节。
称重,算账。
里正赵伯亲自上阵,他拿着大秤,一袋一袋地称重,他身边的族长林正德,则拿着毛笔,在一张大红纸上,一笔一划地记录。
“王氏,二亩地,共计,一千二百三十斤!”
“赵家,三亩地,共计,一千八百五十斤!”
“林正德,二亩,共计,一千二百斤!”
“林老西家,一亩地,共计,六百一十斤!”
一个个惊人的数字,从赵伯的嘴里报出来。
平均亩产,全部超过了六百斤!
这个数字,是他们种小麦的两倍!
所有当初没有选择跟进的村民,脸色都变得惨白,肠子都快悔青了。
而王婶子和林老西他们,则激动得浑身发抖,眼眶都红了。
他们知道,他们发财了!
“好了,账算完了。”
林晚走到前面,她身后,大山和二山抬着一个沉甸甸的大木箱。
林晚打开了木箱。
所有人的呼吸,都在那一瞬间,停止了。
满满一箱子,白花花的,晃眼的,全是银子和铜钱!
“当初,我们在祠堂,签了契约。”林晚朗声说道,“我林晚承诺,以高于市场普通大豆价格的两成,收购所有金豆。”
“现在,镇上粮行,普通大豆的市价,是十文钱一斤。那我们的收购价,就是十二文一斤!”
(http://888zwz.com/book/fcacea-5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