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下属关西国际中心,去年竣工启用。此前的研修中心,曾位于东京周边的琦玉县。
位于大阪湾西南部的关西国际中心,与填海建造的关西国际空港隔海相望,海岸风景很美。与连接空港与大阪市区的空港JR在陆地的第一站临港城站(rinku taun駅),一公里距离。
驿站与关西国际中心之间,设有免费区间巴士,每半个小时一班。而在研修中心附近区域的短距离出行,最方便的还是自行车,研修中心有数十辆免费租用的自行车。
研发中心的设施条件相当优越,这家日本外务省(即外交部)下属的培养所谓“知日派”的对外培训机构,因其预算庞大,被日本媒体批评为消耗国民税金的“消金窟”。
夏风到研修中心报到后,在进出各种设施的出入门时,进入眼帘的以前只在书本上见到的,醒目的“引く”(拉)、“押す”(推)的标志,才首观地感受到自己确实到了异国他乡。
夏风所在的“研究生西个月班”,共20名学员(后来夏风发现,研发中心22座丰田考斯特面包车,出行时学员加上司机,和一位带队老师,刚好22人),来自15个国家,中国、韩国、俄罗斯、土耳其各两名,其他国家,来自菲律宾、越南、印度、斯里兰卡、比利时、乌兹别克斯坦、匈牙利、波兰、塞尔维亚与黑山、克罗地亚、拉脱维亚、埃及的学员各一名。其中,只有那位来自发达国家比利时的学员,是机票款自理。
20名学员中,只有三个男生,来自中国的夏风、来自韩国的金秉奎和来自土耳其的侯赛因。这个侯赛因,不到两三个星期,就和学员中来自波兰的乔安娜打得火热。
另外一位中国研修生王菲菲,是学员中唯一的本科生,是夏风母校吉东大学日语专业大三学生,168厘米身高的亭亭玉立的女生。
王菲菲的日语水平,几乎是全班最好的,她现在正挑战同声传译译员资格。夏风和她一开始就约定,在研修中心期间互相不说中文,只用日语对话。因此夏风的日语口语水平更加突飞猛进。
夏风和王菲菲的交往,严守单纯的师兄妹之间情谊,这种摒弃了男女关系可能性的异性间交往,没有暧昧气息,反倒更自然体面,没有任何企图的互相之间的帮助,更容易纯粹更坦荡,日渐加深的友谊也更牢靠。
几年后王菲菲以京华国际电视台主持人身份,在京华与夏风再度相聚时,两人回忆起在日本这西个月时光,更是觉得友情难得。
尽管学员们日语水平参差不齐,在研修中心期间,日语是大家通用的交流语言。经过详细测试,会话、听解、读解、文型、发信五门必修科目,分高、中、低级三个小班授课,词汇、作文两门选修科目,不分班。
夏风全部的五门必修科目,都在中级班。说是西个月班,期间不过1月3日~4月25日之间的三个半月,其中纯上课日期只有60多天,只有周一到周西是课堂授课,其余更多的是日本文化体验课程,如茶道、陶艺、和服穿着体验等,还有地域行事的参与,如神社参观、小学校一日交流、传统节日鉴赏、泉佐野市民节、“能与狂言”观赏会(京都)、自然文化体验(奈良)。
研修中心给每位研修生配备一位来自外部的志愿者,做会话伙伴。夏风的会话伙伴是一位40多岁的中学“社会”科目老师,每两个星期来一次,天南海北地聊两个小时,最后一次的场所,会话伙伴邀请夏风去他们中学,他的课堂上,与日本中学生交流对话。
1月末的一次周末,研修中心安排了一次两天的Home Stay,让学员去日本人家庭,亲身体验真实的日本人家庭生活。夏风的日本“家庭”,父亲是陶艺师,母亲是山水画家,得知夏风的女朋友是油画专业在校大学生,他们深感缘分的奇妙。住家体验期间,己经出嫁的两个女儿也各自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一起参与。
中心安排两次自主研修旅行,一次2月中旬,一次3月末。每次提供交通费25000日元,住宿费8000日元/天。
2月的旅行,他去了广岛市(广岛大学、原爆纪念馆、宫岛),这次旅行最好的去处,是宫岛。夏风对于宫岛美艳的景色和精致的氛围,倍加推崇。被誉为“日本三景”之一的宫岛,又称严岛。寝殿结构庄严雄伟的严岛神社,1996年被列入世界遗产,矗立于海中的红色鸟居更是华美壮观。精致得不忍踏足、迷人到目旷神怡的岛上,还有等待投喂的可爱小鹿,当地特产宫岛杓子也不容错过。这个地方,是那种勾起夏风“想带着爱人再来一次”冲动的旅行地。
(http://888zwz.com/book/fej00d-2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