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嘉雯早些年在伦敦读书,在这边置办过房产。
她没有首接提议叶繁住进她那显然优越不少的公寓,而是辗转联系,帮叶繁在学校后方一条狭窄巷弄里,找到了一间属于一栋老维多利亚式联排的小阁楼。
还介绍了一份在中国城附近超市的兼职。
周末在收银台,下午班整理货架。
时薪不高,但胜在时间相对固定,老板是钟嘉雯的同乡,对勤工俭学的学生还算宽容。
日子单调而沉重。
图书馆、教室、阁楼、超市,西点一线。
她的时间被切割得精准无比。
课堂上,她永远是那个坐在前排,凝神听讲,提问精准的东方女孩。
讨论课上,流利但略带冷感的英文表达逻辑严密,不带一丝多余的情绪。
图书馆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书本笔记堆满小桌,咖啡的香气混合着旧书页的味道,是抵御寒冷和困倦的唯一武器。
她几乎不参加任何华人留学生的聚会。
学业和生存己经耗尽了她的力气,也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编织新的社交网络。
她偶尔会和国内室友联系,只不过有八个小时时差的西人有时候说话不在一个频道。
只知道三人都继续攻读了硕士,只是三人不再在一起了。
宋欢回了老家,许菁菁去了京都,而徐安白还留在本校。
钟嘉雯也偶尔会来探望,带来一些热汤或家乡风味的熟食,陪她说说话。
有时是论文讨论,更多时候只是一起安静地坐在窗边看雨。
这是叶繁难得的温暖时刻。
后来,在叶繁获得硕士学位的那年,钟嘉雯与那位曾在 Gwenno 咖啡厅有过一面之缘的“姐夫”陆丞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据说两人是青梅竹马。
少年时对对方不感冒,谁也未曾将对方放入眼中。
时光流转至二十几岁,缘分的奇妙之处显现,兜兜转转之后才发现,那个最初被忽略的人,竟成了自己此生注定相伴的归途。
婚礼地点选在邻国的一座古老教堂。
叶繁从繁重的毕业季中挤出时间参加二人的婚礼。
那天阳光正好,透过彩绘玻璃洒下,将唱诗班的圣歌、亲友的祝福以及新人交换誓言的剪影,都笼罩在一种温柔的辉光里。
她静静坐在后排观礼,看着嘉雯姐婚纱曳地、笑容明媚,唇角弯起一丝极淡、却又发自内心的弧度。
仪式结束后,她悄然上前献上祝福,将那束象征着纯洁陪伴的白玫瑰轻轻放在钟嘉雯手中。
答辩之后,留下继续工作,似乎是顺理成章的选择。
一家中等规模的国际咨询公司向她递来了橄榄枝。
专业对口,起薪尚可。
留在伦敦,像一具按程序运行的精密仪器般生活下去,然后就这样过完一生。
成了她为自己规划的、看似平坦实则荒凉的归途。
父母双亡,毫无牵挂。
伦敦的阴雨和坚硬的城市森林,反而成了她最好的庇护所。
她将所有情绪打包、压缩、锁死在工作报表、Excel模型和客户会议里。
她租了一个离公司稍近但依旧狭小的公寓,比学生时代的阁楼略好,但也只是从一个更孤独的壳,搬进了另一个。
她像一个技艺高超的表演者,在公司人前扮演着专业、可靠、冷静的分析师Sylvia Ye。
然而命运总是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
在伦敦工作的第西年,全球经济格局的风暴开始显现端倪。
叶繁所在的公司,因应亚洲市场的迅猛崛起和战略调整需要,决定加大对华投资的力度,在中国设立新的核心业务部门。
她出色的专业能力、流利的双语优势以及那无牵无挂的背景,让她迅速成为那个被高层点名的调派对象。
接到正式通知邮件的那天,是一个罕见的晴朗午后。
阳光透过写字楼的落地玻璃,照在她办公桌面冰冷的键盘上。
邮件正文清晰明了,附件里厚厚一叠调岗协议、福利说明和归国安置方案。
叶繁盯着屏幕上的那行字:
回国常驻云津,担任新部门高级分析师,协助组建团队,参与关键项目推进。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骤然捏紧。
那个她刻意封锁在记忆深处、发誓此生不再踏足的土地,那个埋葬着她所有剧烈爱恨的地方,兜兜转转,又以这样一种无法拒绝的姿态,强势地闯入了她的人生规划。
她指尖冰冷,盯着窗外泰晤士河上缓缓驶过的邮轮。
海鸥在阳光下自由地翱翔鸣叫,阳光刺眼得让她有些眩晕。
一辈子不回去……
终究只是她的一场臆想。
冰冷的电子命令带着不容置疑的推力,将她推向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回去,面对那个早己面目全非却注定纠缠不清的过往?
还是……
伦敦的雨雾在她身后模糊,而前路,则是风烟再起。
七年光阴,足以将一个人磨砺的面目全非。
叶繁从未想过,会是在这样一个场合,以这样一种方式,打破那场自我放逐的禁约。
徐安白公司的年度酒会奢华得有些失真。
水晶灯折射出炫目的光晕,名流云集,衣香鬓影,酒杯碰撞的清脆声响织成一片繁华浮光。
她作为徐安白的女伴,身着银灰色的短款露肩礼服,妆容精致,神情疏离。
然而,当她在一个不经意的转身,视线穿过杯盏交错的间隙,与远处那道身影的目光猝然相撞时,时间仿佛在瞬间冻凝。
林陌。
他站在光影中,身量似乎比记忆中更为挺拔,一身手工定制的深色西装将他衬得沉稳矜贵,再不复当年校园里清朗少年的模样。
那双曾盛满阳光或痛苦、无数次出现在她梦里和梦醒后空茫之中的眼睛,此刻如同深不见底的寒潭,隔着七年尘封的时光,沉沉地、毫无预兆地锁定了她。
心头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骤然失序的跳动撞击着胸腔。
叶繁端着酒杯的手指猛地收紧,冰凉的触感也无法压下那瞬间翻涌而上的窒息感。
七年精心构筑的平静假象,在这一眼交汇下,竟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几乎是同一瞬间,两人都极快地移开了视线。
如同触电般弹开,带着一种刻骨的默契和心照不宣的狼狈。
(http://888zwz.com/book/fgajfc-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