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长召开的新生入学动员大会结束了,众人怀揣着各自的想法离开了族长家。
有的人恍然大悟,有的人如释重负。
齐承泽兄弟三人结伴返家,心里起了波澜,三人都没有想到,族长会知道齐正彦,对齐正彦好像还很重视。
齐家村像齐正彦这般大的孩子,有三、五十个,族长不会把每一个孩子都对上号的。
族长识文断字经历丰富,应该不会看错的吧?
或许正彦真的会有前途。
三个人这般想着,走到了村东头儿,道别回家。
李慧芸在家里有些心神不定,没有心思做活儿,带着齐若兰和齐正礼,坐在院子里面晒太阳。
初冬的阳光洒在身上,暖洋洋,很惬意。
娘儿三个快要睡着了,脑袋一点一点。
满腹心事的齐承泽进了院子,看见她们娘儿三个,笑了。
一大两小三个人,都穿着新棉袄,一公一母两只鸡在悠闲的散步,猪圈里面有一头大肥猪,仓房里面有一年的粮食。
或许未来可期。
李慧芸听到了齐承泽的脚步声,抬起头,脸上露出笑容:“当家的,你回来了!”
齐若兰和齐正礼拎着小腿儿,跑到齐承泽面前,仰起两个小巴狗儿脸儿:“爹!爹!”
齐承泽哈哈大笑,很开心,这种感觉真的很不错。
齐若兰和齐正礼一左一右拉着齐承泽的手,邀请她们的爹和她们共同晒太阳。
李慧芸笑眯眯的看着,当家的似乎很高兴啊!
齐若兰给她爹搬了一个小板凳,“爹,快坐下歇歇。”
她爹到族长爷爷家开会,很辛苦。
齐承泽笑了笑,在板凳上坐下,和李慧芸说话,“族长大伯把我们大家召集去,是为了村里社学的事情。
族长大伯说,让正彦到社学读书。”
李慧芸眼睛睁的大大的,“族长知道咱们家正彦?”
怎么可能啊?
自己家在村东头儿,族长家在村子中心位置。
族长很少在村子里面走动,正彦也不到村子里面去玩儿。
“族长会认识正彦?”
族长认不认识齐正彦,齐承泽不知道。
族长知道齐正彦的一些情况是肯定的。
现在不是纠结这个事情的时候。
“正彦三天后就要到社学去拜师,咱们需要做一些准备。”
“准备什么?”
李慧芸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种事情,不懂。
“首先要给正彦做一件青色棉布袍子。”
李慧芸点头,做衣服是应该的,去读书嘛,总不能和放养的野孩子那样。
青色袍子是明朝读书人的标准服装,其他人等不允许穿青色袍子。
贩夫走卒敢穿青色袍子有辱斯文,是重罪。
“其次是准备拜师礼,就是束脩。”
李慧芸不懂就问:“束脩是什么?”
“束脩就是送给先生的礼物,感谢先生教自己学问。
有芹菜、龙眼干、莲子、红枣、红豆和肉干。一共六样物品。”
李慧芸眨眨眼,龙眼干是什么,她都没听说过。她不问,她觉得当家的可能也不知道。
齐承泽确实不知道,他问齐承德了,齐承德说这些东西在县城,县学附近的书店有卖的,去了就知道。
“再一个就是准备笔墨纸砚。这些东西都要到县城去买。”
李慧芸问:“需要多少银子?”
齐承泽摇摇头:“具体需要多少银子,我也不知道。
齐承德说差不多需要三、西两银子。”
三、西两银子!
李慧芸听了这话,吸了一口凉气,到学堂读书,一次就需要三西两银子!
这要是学不成,岂不是亏大发了!
“当家的,你说咱们正彦会喜欢读书吗?”
齐承泽看了李慧芸一眼,微微的皱了一下眉,“怎么,你心疼银子?”
李慧芸想了一下,银子是大儿子赚回来的,家产将来也大多是大儿子的。
大儿子花银子天经地义,大儿子花了银子还很有可能会有一个好前程!
李慧芸有些不好意思:“我不是心疼正彦读书花银子,我是单纯的心疼银子。”
这么说就对了,齐承泽也是单纯的心疼银子。
白花花的银子拿出去,不心疼不可能。
但是,大儿子嘛!齐承泽是无条件的支持。
“等一下正彦回来,咱们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吓他一跳!”
齐承泽想着大儿子那个惊喜的样子,忍俊不止,忍不住想笑。
齐正彦和齐正麟拉着一板车柴火回来,听齐承泽说,族长让他到社学读书,还真的吓了那么一小跳。
村子里面的社学,齐正彦没有什么印象,他家分家以后就搬到了村子的东头儿。
齐正彦十二岁以前,没有下地干活儿。
他天天在家里照顾弟弟妹妹,采野菜、喂猪、做饭,给爹娘送水。
他很忙,没有空闲时间到村子里面去玩儿。
即使是和齐正山他们几个凑到一起玩儿的时候,也没有听谁提起过社学。
齐家村的小孩子们没有读书的要求,他们也不认为读书和自己有关系。
齐承泽看着大儿子那个吃惊的模样,哈哈大笑。
“正彦,怎么样?惊喜吧!
族长说了,让你三天后的早上去社学拜师。
咱们爷俩儿合计合计,都需要准备什么东西,明天早上咱们就进城买回来。”
齐正彦看了齐正麟一眼,转头问齐承泽:“爹,正麟不去读书吗?”
齐承泽也看了齐正麟一下,“族长没提正麟读书的事情。”
齐正彦提议:“让正麟和我一起去社学读书吧!咱们家不差读书的那点银子。”
齐正麟说:“我不去!”
他没想过要读书,他也不喜欢读书。他的理想是像他爹一样,有许多地,天天种地。
齐正彦不同意,“你不去读书,你以后能做什么?在家里种地?”
齐正麟点头:“哥,我喜欢种地。以后你去读书,我在家里种地,伺候爹娘。”
齐正麟说的很认真,眼睛很清澈。
他现在就想着尽快长大,可以下地干活儿,帮助爹娘和哥哥减轻负担。
不过不行。
“正麟,你想过没有?我到社学读书,过个三年、两年的时间,我中了秀才,做了秀才相公,咱们家可是不需要种地的。”
齐正麟眨巴眨巴眼睛,是吗?
我年纪小,我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
咱们齐家村的齐承大,从八岁开始读书,今年三十八岁了。去年刚过了县试,成了一名童生,都很了不起。
哥,不是弟弟我不相信你说的话。
实在是你说你去读书,三年两年的就能中秀才。
谁能信啊!
(http://888zwz.com/book/fhgcdd-46.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