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芸看着两个妹妹,有些心疼。
李慧芸的大妹妹李慧玲,今年二十八岁,二妹妹李慧芬今年二十六岁。
两个人脸上风吹日晒的黑,冬天捂了两个多月,一点都没白。
枯燥的头发和脸上细密的纹路,共同组成一个中年妇女的形象。
陈旧的黑色棉袄上面,有七八块各种颜色的补丁。
黑色的抿裆棉裤,扎着裤脚,脚上的棉鞋也带着补丁。
“大妹、二妹!”
李慧芸有些唏嘘。
“大姐!你怎么穿的这么好看呀!”
李慧玲和李慧芬的脸上都露着欢喜的笑容。
她们没有感觉自己的日子过得苦,她们觉得自己现在的生活很不错,比她们在娘家的生活要好很多。
李大河给李慧芸她们姊妹三个,找的婆家都不错。
最起码她们婆家的家里都有几亩地,虽然也租种地主的地,但是不像他们家是纯粹的佃户。
婆家条件不好,李大河是不会让闺女嫁过去的。
条件不好就拿不出来多少彩礼,彩礼少了,李有田就娶不上媳妇。
李有田的媳妇基本上是李慧芸她们姊妹三个的彩礼凑出来的。
“慧芸呐!”
坐在墙根儿的李老太太,见李慧芸被李慧玲和李慧芬给截住了,就有些着急,喊她过去。
“娘!我回来给你们拜年了!”
李慧芸笑眯眯的领着两个儿子走过去。
咦!
大闺女打扮的这么富贵!
李老太太上下左右仔细打量一下李慧芸。
“慧芸呐!你女婿发达了,给你穿这么好的衣服。”
李老太太上手摸了一摸,还是细棉布的呢。
李慧芸笑眯眯,不藏着掖着:“娘,我们家当家的是发达了,不然我怎么给你和我爹带来这么多的好东西呢!”
齐正彦和齐正麟给外祖父外祖母问了好,就把背筐放到地上,准备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给李大河和李老太太看看。
“正彦、正麟,你们俩歇着。东西舅舅替你们往出拿。”
李有田是一个勤快的人,眼神还好。
他一眼就看见了齐正麟背筐里面的鱼和肉。
李有田伸手就把两条鱼拎出来,举高高。
“爹娘!两条大鱼呢!”
两条鱼都不算小,一条有二斤多。
李大河眯着眼睛,这大鱼,肉肯定厚,还香。
齐承泽上次送来的鱼,还没有这个大,都把李大河香迷糊了。
李有田把鱼放回背筐,又拎出来两条白花花的大肥肉。
“爹、娘!还有两条子肉!”
肉哇!
包饺子好吃,萝卜大肉馅的饺子咬一口都冒油。
“爹娘!还有两瓶烧酒!”
烧酒啊!
李大河回忆他年轻时候曾经喝过的酒。
入喉一条线,下去是一团火。那感觉,浑身都是劲。
得了大女儿的济了,他李大河又能喝着酒了。
“爹、娘,还有两包点心!”
李有田把鼻子凑到点心上面闻闻,一股浓浓的香甜气息。
李大河和李老太太很想吃一块点心。
但是,看看院子里面的孩子,还是算了吧。
二闺女和三闺女家的孩子,听到点心两个字,眼睛都亮起来了。
李大河和李老太太过了一辈子的苦日子,他们有一点好吃的,只会惦记李有田,别人休想。
当然,现在还加上了李有田的儿子,他们的大孙子。
一个背筐里面的东西都看过了。
李有田再看另外一个背筐。
一口袋白米!
“爹、娘,我大姐给咱们送白米了!”
白米饭!要流口水了怎么办?
还有一口袋高粱米,高粱米就不用举起来。
呵呵呵呵,李有田乐完了。
大姐真好!大姐夫也好!
大姐夫不同意,大姐肯定是不敢往娘家拿这么多好东西的。
所以,大姐夫好。
两个大外甥也不错,辛辛苦苦的背东西给舅舅吃。
咦?呀!
“正彦、正麟,你们俩读书了?”
李有田刚才光顾着盯背筐看了,忽略了两个大外甥身上穿着的青衫。
李有田知道能穿这样青衫的都是读书人。
他们村里正家的孩子就是穿着这样的青衫,说是读书人才可以穿的。
齐正彦点了一下头,“我和正麟入社学读书了。”
李有田问:“要钱不?”
要钱不?上学不要钱,义务教育?
齐正彦不太了解这方面的事情。
明朝社学不要学费,还真的有。
本乡本土的士绅愿意资助社学,社学就不要学费。
齐正彦回答:“要学费。”
“要多少?”
“每个月三十文。”
李有田说:“那不少!”
三十文钱买高粱米可以买十几斤,掺和野菜够他吃一个月的。
李有田媳妇抱着孩子,满面笑容的出来了,打断了李有田无聊的问题。
李有田媳妇刚才回屋,就着锅里的温乎水,洗了脸,梳了头,换上了李慧芸送给她的衣服。
李有田媳妇感觉相当的好,她王三丫穿上好衣服,也是很好看的嘛!
李有田媳妇还把她的小埋汰孩儿,用温水胡撸了一遍他的小叭狗脸儿。
洗尽铅华的小埋汰孩儿,长得还挺好看的。
大眼睛、嘟嘟脸儿,小嘴巴儿。
小孩儿身上的衣服也换了,小棉袄、小棉裤、小棉鞋,头上还有一顶小虎头帽。
都是新的,是他大姑给做的。
“大姐,谢谢你啊!”
李有田媳妇发自肺腑的感谢李慧芸。
李慧芸笑笑,接受了她的感谢。
李有田媳妇把孩子交给老李太太。
老李太太美得不行,“哎呦!我的大乖孙子呦,原来你长得这么好看呀!”
她的大乖孙子,脸洗了,脏衣服换掉了,身上舒坦了,咧着嘴儿笑的确实挺好看。
小家伙儿挥舞着小胳膊,嘴里哒哒哒的想说话。
李有田媳妇看到了李慧芸带来的东西,也看到了李慧玲和李慧芬带来的东西。
她决定要干一件大事情,做饭!
“大姐、二姐、三姐,你们坐着哈!我去做饭咱们吃。”
哎我去,李慧芸和李慧玲、李慧芬都感动了。
连李有田都感动了,他媳妇是一个敞亮人儿!
王三丫确实是一个敞亮的人,还是一个勤快的人。
李大河和李老太太给儿子娶媳妇,不可能不挑一挑。
王三丫的娘家就在西河村,她是本村的小姑娘儿。
王三丫在娘家的时候可能干活儿了,脾气秉性还好,还很要强。
现在有了一些变化,可能是因为要强要不上来了。
(http://888zwz.com/book/fhgcdd-61.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