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高中状元!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7章 高中状元!

 

江南会馆。

考学通常都是一件耗费钱财的事,在京城之中花钱租房更是大头。

所以为了让各地的学子在京城有个居住的地方,便有那些同乡上的乡贤、官员、大学士等捐资建设成会馆,让从地方进京考学的学子有个落脚的地方。

此时的江南会馆的堂前,椅凳上都坐满了学子。

今日是放榜之日,他们的排名在今日就会揭晓。

虽然通过了会考,他们就已经是进士了,但这排名的前后,也决定了他们日后官途的难易。

他们心中自然希望自已考得越高越好。

终于,到了正午。

一阵急促而响亮的马蹄声从外面响起。

众人的心也让跟着提起,将目光向外投去。

果真见到了一个穿着红袍的报喜官停在了他们江南会馆的门前,从马背上一跃而下,阔步的朝堂内走来。

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一群敲锣打鼓的差役,那锣鼓声震耳欲聋。

那声音之大,让会馆之内的众人都听不清那报喜官的话语。

只能隐隐约约听到几声重复的:“报喜啦!报喜啦!”

他们所有人此刻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上,虽然其中有不少人知道自已没可能得一甲,但若是一甲中,有他们江南地方的人,他们也脸上有光啊,出去还可以炫耀一番。

那报喜官却也很称职,还未进门,脸上便挂满了笑意,仿佛上了榜的人是他。

报喜官身着鲜艳的红色官服,手持喜庆的红榜,一路小跑着冲进会馆。

待到他进入后,众人才听清了他在外喊的话语。

“报喜啦!报喜啦!张玉书张公子高中状元啦!”

众人先是一愣,而后齐齐转头望向了坐在角落石阶上的张玉书。

虽有一小部分人心有不甘,但绝大多数人的脸上还是挂上了祝贺的笑容,纷纷起哄起来。

“张兄!祝贺祝贺!”

“我就说这次的状元必定会是你的!”

“张兄,快快上前接榜!”

在众人的簇拥下,张玉书也从角落里走到了堂前,到了那报喜官的面前。

“张公子,恭喜恭喜!您高中状元啦!”报喜官满脸堆笑,声音洪亮地喊道。

张玉书虽然想过自已大概率会高中状元,但等事情真发生后,他内心还是激动得不行,接过那红榜的手都有些轻微的在颤抖。

待张玉书接过红榜后,报喜官笑道:“张状元,这可是天大的喜事,皇上定然会对您委以重任,您的前途无量啊!”

同时,馆内传出了欢呼声,馆外又传来了更加激烈的锣鼓声。锣鼓声、祝贺声交织在一起,很是欢乐喜庆。

张玉书愣愣的点点头,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这时,一只搂住了他的肩膀,同时一块沉甸甸的重物落在了他的手中。

张玉书转头看去,却见李乐山满脸的笑意,而后将他握着那重物的手推出。

“张兄,还不快将喜钱给人家,让人家也沾沾状元的喜气。”

张玉书往手中一看,这才发现自已手中那沉甸甸的重物居然是五十两的白银和几张数额大几十的银票。

而那报喜官见到白银后,也笑脸盈盈的接了过来,同时口中的报喜祝贺声也响亮了不少。

张玉书向李乐山投去了感激的目光,也得亏对方帮自已,不然的话,他还一时没反应过来要给喜钱呢。

而且,他身上也没那么多的钱,可以用来打赏。

有了李乐山的带头后,其他江南会馆里的学子也纷纷掏出了自已怀里的银两,给外面敲锣打鼓的差役每人也赠上了几两的白银。

过了没多一会儿,又有其他学子的报喜官前来。

张玉书这才得以从众人的簇拥下跻身出来。

他将这李乐山拉到了一边,询问道:“李兄,你怎么会在这?”

李乐山并非他们江南会馆的,所以他也有些好奇对方为什么会跟着出现在这。

“报喜官路过了我们的试馆,我看那方向就知道大概是你,便赶了过来。”李乐山笑道。

为了专心备考,他并未居住在家中,而是在贡院附近的试馆住下。

不只是他,大多数家中在京城的学子,都会找一处试馆居住,静心是一方面,学习氛围也是一方面。

李乐山看向张玉书手里攥着的红榜,笑道:"我那日说的没错吧,你肯定能高中状元的。"

对于李乐山这个官家公子,张玉书并未有什么仇富心理,反而因为对方的为人,觉得对方人还不错,是一个可以结交的朋友。

于是,在这激动的氛围下,张玉书也忍不住道:“李兄还记得我那日说的志向吗?”

李乐山愣了一下,点点头。不知道张玉书这时提这事情是要干嘛。

张玉书这时却将手中的状元榜举了起来,轻声喃语:“有了这名头,我也可以去做我想做的事情了。”

虽然探花和榜眼也都不错,但效果肯定没状元来的好。

李乐山疑惑的看了张玉书一眼,不过此时也没来得及细问:“先不和你说了,我也得会试馆里了,不然到时候报喜馆来了,找不到我那就坏了。”

“李兄慢走!”张玉书也连连点头。

“对了。”李乐山走出了一段距离,又回头喊道:“之后还有恩荣宴呢,你这个当状元的得准备准备!我们这些进士还得在你这个状元的带领下上表谢恩呢!”

说完,李乐山便快步的朝着馆外狂奔而去。

待李乐山离去后,张玉书看了一眼还在欢庆的众学子,缓缓的朝着上楼,自已的房间走去。

到了房间中,张玉书轻掩上房门,而后打开了自已的行李,在最下面翻出了一封装封好的信封。

望着上面《谏君德疏》的四个大字,张玉书瞥了一眼被自已放置在桌上的红榜,而后又捏了捏拳头,坚定了自已的信念。

这是他还未进京前,便已经写好的劝表,只等自已高中之际,便能将其呈递于陛下。

现如今,自已已高中状元,明日的恩荣宴无疑是最佳的时机。

他承认,在拿到状元红榜的那一刹那,他的内心的确有过一丝动摇,毕竟那可是一张通往前途无量的通行证。

然而,他的出身,还有他所接受的教育观念,绝不允许他出卖自已的人格,更不允许他摒弃自已的志向。

这《谏君德疏》写满了对皇帝执掌政权以来,每况日下的之景的描述,写满了自已作为一个百姓对皇帝的控诉和劝告,一旦呈上,自已难逃一死。

但他不怕死,若是自已这个状元的死,能将陛下给唤醒的话,那自已的死便是值得的!


    (http://888zwz.com/book/gdbagf-4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