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双生密室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5章 双生密室

 

萧翊一行在暗门前驻足,空气中弥漫着陈旧与神秘交织的气息。他们深知,这北魏时期的逃生密道,或许藏着生路,亦可能满是未知的危险。密道入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周围石壁粗糙,似被岁月侵蚀。

萧翊率先进入,洞内光线昏暗,脚下是凹凸不平的石板路,头顶偶尔有水滴落下,发出清脆的声响。陈胥紧跟在后,老宋和小李也陆续进入。他们点燃火把,微弱的光亮映照出密道的大致轮廓,石壁上斑驳的痕迹,仿佛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这里寂静得可怕,只听得见众人的呼吸声和脚步声,在这狭窄的空间里回荡,让人心中不禁泛起一丝不安。

萧翊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紧张,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加速,每一次呼吸都似乎承载着巨大的压力。他回望了一眼身后的队友,看到陈胥脸上凝重的表情,老宋微微皱起的眉头,以及小李眼神中闪烁的紧张和不安。这份无声的默契在队员之间传递着,每个人都明白,接下来可能会是一场艰难而又充满未知的挑战。

经历过流沙陷阱,众人更加谨慎。他们在密道中缓慢前行,每走一步都试探着地面的虚实。密道中的空气有些潮湿,淡淡的泥土气息弥漫其中,让人感到一丝沉闷。萧翊右手受伤,只能用左手扶着石壁,脚步略显蹒跚。

陈胥在前,手持长刀,时刻警惕着前方可能出现的危险。老宋和小李跟在后面,眼睛西处打量着,观察着密道的变化。密道时而狭窄,时而宽敞,拐角处更是让人心生警惕。突然,陈胥停下脚步,低声说道:“小心,有情况。”众人立刻警觉起来,只见前方密道的地面,出现了一些奇怪的痕迹,似乎是某种机关的触发装置。

众人继续在密道中前行,小李凭借杂耍时的敏锐观察力,发现石壁上有一些细微的刻痕,排列颇为奇特。他心中一喜,想起了当初在衢州杂耍班时,经常需要依靠细致入微的观察来找出隐藏的机关道具,那段经历让他的眼力变得极为敏锐。老宋凑近查看,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这可能是某种机关的指示。陈胥用剑尖轻触刻痕周围,石壁竟发出轻微的闷响。萧翊虽右手不便,也用左手仔细摸索,发现刻痕处石壁的温度与其他地方略有不同。他们顺着刻痕的指引,在密道的一个拐角处,发现了一扇隐藏在石壁后的暗门,暗门两侧的石壁上,各有一个凹陷,似乎是用来放置烛台的。

推开暗门,一股更为陈旧的空气扑面而来。众人眼前出现了两间布局对称的密室,每间密室的大小、形状都一模一样。密室西周的墙壁上,镶嵌着许多大小不一的铜镜,镜中的影像相互映照,让人眼花缭乱。密室的中央,各有一座石台,石台上摆放着一些古老的器物。萧翊等人见状,心中满是惊讶,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奇特的密室,好奇心瞬间被勾起。陈胥握紧长剑,小心翼翼地走进其中一间密室,用剑尖轻轻触碰石台上的器物,发出清脆的声响。老宋和小李则仔细观察着密室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到更多的线索。

在仔细观察密室时,萧翊发现两间密室的墙壁上,各有一处不起眼的暗格,暗格内放置着烛台。烛台表面覆盖着一层灰尘,显然许久未曾有人动过。萧翊心中一动,示意众人来看。小李尝试点燃一间的烛台,却发现毫无反应。老宋思索片刻,说道:“或许需要两间密室的烛台同时点燃。”众人闻言,纷纷行动起来,准备寻找点燃烛台的方法,期待着暗门开启后,能出现通往生路的通道。

萧翊环视一圈,思索片刻,便开始根据大家的能力分配任务。他虽右手受伤,但头脑依旧清晰,明白此时唯有团结协作,方能破解这机关,找到出路。陈胥武艺高强,力量与反应皆出色,便负责寻找密室内可能存在的隐藏机关,探寻那些不起眼的角落,说不定会有新的发现。

老宋经验丰富,又懂医术,让他去研究两间密室中石台上摆放的器物,说不定能从其中找到点燃烛台的线索。小李精于藏息术,感知敏锐,就去观察密室墙壁上的铜镜,看看镜中的影像是否藏着什么玄机。大家领命后,立刻行动起来,在这昏暗的密室里,开始了紧张的破解之旅,每个人都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只有成功破解,才能有机会逃离这险境。

陈胥手持长刀,在密室里仔细搜寻。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谨慎,他深知这个发现可能关乎整个团队的生死存亡。他凭借着高强的武艺,在那些狭窄的角落中也能灵活移动,刀尖轻轻触碰着石壁,倾听回声,试图找到隐藏的机关。一次,他用力一按一块看似普通的石块,石壁竟微微颤动了一下,他心中一喜,继续仔细摸索,这种期待感让他更加专注,终于发现了一块可以移动的石块,用力一推,密室内传来一阵机关转动的声响。

老宋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石台上的器物,他用手指轻轻触摸,感受着器物的纹理和温度,凭借自己丰富的知识,猜测这些器物可能是某种祭祀用品,与点燃烛台有关。他试着将器物按照某种顺序摆放,果然,石台上出现了一个小小的凹槽,似乎是用来放置某种物品的。

小李则站在铜镜前,他屏息凝神,观察着镜中的影像。他发现,当烛台被点燃时,镜中的影像会发生细微的变化,似乎在指向某个方向。他将这一发现告诉了萧翊,众人顺着小李指的方向看去,果然,在那个方向的石壁上,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图案,似乎是解开机关的关键。

两间密室的烛台分别位于石台的后方角落,被一些石雕装饰巧妙地遮挡着。若不仔细查看,极易错过。点燃烛台的难度在于,两间密室相隔一定距离,且烛台旁设有机关,稍有不慎便可能触发危险。密室中光线昏暗,仅靠火把的微弱光芒,难以清晰看清烛台周围的情况。烛台附近还雕刻着复杂的图案,似乎与机关的设计有关。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同时点燃两室烛台,对萧翊小队而言,无疑是一项艰巨的挑战。

面对点燃烛台的难题,众人迅速商讨对策。陈胥凭借力量与武艺,负责推开遮挡烛台的石雕。他小心翼翼地用力,生怕触动机关。老宋则在一旁准备点燃烛台的火种,他将火把靠近烛台,却发现风从密室缝隙吹来,火苗总是熄灭。于是小李施展藏息术,屏息凝神,用身体挡住缝隙,为老宋点燃烛台创造条件。萧翊虽右手受伤,但也用左手帮忙固定烛台,确保火种能顺利点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间密室的烛台终于被点燃。紧接着,他们又如法炮制,去点燃另一间密室的烛台。

在这个过程中,众人密切配合,彼此协作,陈胥负责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老宋和小李则专注于点燃烛台。每个人都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懈怠。经过一番努力,两间密室的烛台同时被点燃,密室内顿时光芒大作,仿佛为众人开辟出了一条新的希望之路。

宋代工匠技艺精湛,这镜像密室中的机关亦是如此。烛台点燃后,其产生的热量使得密室中隐藏的机关开始运作。烛台下方有精巧的铜管,与密室墙壁中的机关相连。热量通过铜管传递,让机关内的金属部件受热膨胀,从而带动一系列机械运动。这些运动最终传导至暗门处,使得暗门上的锁扣逐渐松动。随着锁扣全部打开,暗门发出沉闷的响声,缓缓开启。这一机关设计巧妙,充分运用了热胀冷缩的原理,展现出宋代工匠在机关制造方面的智慧与技艺。

暗门开启后,一道幽深的光线从门后透出。


    (http://888zwz.com/book/afddca-2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