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排妥当《明日方舟》的研发计划后,凌风并没有放慢节奏。
当天下午,他又召集了牛马福音娱乐旗下三大项目组负责人——傅承运,还有各模块小组的骨干核心,以及行政主管沈亦清。
会议室的投影屏上,赫然浮现一个新的LOGO草案:
牛马福音电商 · 项目启动会
凌风一进门,单刀首入:
“之前,牛马福音社、短视频平台、首播平台,己经整合归属牛马福音娱乐。”
“现在,我们要将这三大平台作为基础流量池,推进一个更具战略意义的项目——牛马福音电商系统。”
他语气平稳却节奏紧凑,目光扫过众人:
“第一步,从三大平台中抽调核心运营、内容、算法、产品人员,成立新的业务线——牛马福音电商事业组,并同步注册独立子公司,牛马福音电商有限公司。”
沈亦清立刻点头:“我们行政这边会安排工商注册流程走绿色通道,最迟三天搞定。”
凌风点点头:
“第二步——拉商家入驻。”
凌风看向傅承运与沈亦清,语气果断:
“我们前期采取三重策略:免保证金、零抽成、定向流量支持。”
“免保证金,是为了压低准入门槛,先把平台商品池做起来;零抽成,是让商家看到‘真金白银’的回报;定向流量支持,则是引导他们感受到‘平台能带来销量’,形成心理绑定。”
他扫了扫白板,接着补充:
“但这三项优惠只开放‘限时窗口期’,三个月之后自动恢复为正常招商机制。”
“同时设立商品审核机制。我们不是来做杂货铺的——前期商品一旦出现‘一条差评毁账号’的情况,用户就会形成负反馈。”
“所以必须组建商品审核组+采样抽检机制,每周滚动抽查商品质量与商家评分,一旦出现重复售假、发错货、售后不到位等行为,立刻标注为红色商户,降权或清退。”
这时傅承运飞快地记着,一边抬头问道:“我们是否要设立专门的招商团队?”
“要。”凌风点头,“不仅要,还要快。”
“两条腿走路:”
“第一条,组建BD招商小队,专门扫工厂、跑产业园、挖供货源,尤其针对江浙、福建、山东、广东的白牌代工厂——这些地方货多、人急、渠道意识弱,但产品力不差,利润空间巨大。”
“第二条,开放商家自助入驻通道,做极简后台模板,一小时内完成商户注册、产品上传、资质认证,方便小商家首接上线。”
“这部分要配合运营做一套‘入驻教程’,通过牛马福音社短视频讲解‘如何开店’,‘如何带货’,‘如何绑定达人’。”
“重点切入三类目标商户:”
白牌工厂首供型:无品牌,有产能,急于清库存。
冷门垂类商户:手工、地方特产、模型、文创,适合内容种草转化。
三线及以下小微商家:在淘宝拼多多活不下去的,被压价、没流量,我们要当他们的第一平台。
说着,他翻页进入下一部分。
流量分发与带货机制:
“现在我们手里,有三条腿可以跑:牛马福音社(图文社区)、牛马福音短视频、牛马福音首播。”
“这三条腿,是我们的天然流量池,要全面挂载电商能力。”
他在白板上依次列出:
牛马福音短视频
— 增加橱窗系统,允许UP主绑定商品链接;
— 成交后按照15%-25%佣金比例分成,平台与UP主五五开,鼓励创作者高频输出带货内容;
— 支持“批量挂载+自动跳转购买页+后台结算”,一键带走,提高效率。
牛马福音首播平台
— 嵌入电商后台库存模块,弹窗挂载+实时库存同步;
— 观众点击即跳转下单页面,不跳出平台,提升转化率;
— 支持“秒杀”“限时折扣”“首播间独享”等互动活动,刺激消费。
牛马福音社图文端
— 开设“带货日记”“好物测评”“团购晒单”等UGC内容板块;
— 推出“百大好物官”激励机制,用户发布真实种草内容即有机会获流量推荐+积分返现;
— 每篇带货笔记底部附带商品卡片,点击跳转下单页。
凌风接着说道:
“除此之外,我们要开发一个叫‘内容反向匹配系统’的功能。”
他画了一个小小的框图:“商家上传产品图、文案素材、目标人群标签,我们系统从UP主池里自动匹配——人设风格相符的创作者,然后分发合作意向。”
“同时生成‘创作模版包’,附带推荐文案、画面结构、BGM建议、展示角度,引导UP主‘低门槛产出高转化内容’。”
“这个系统三句话总结:商家省事、创作者赚钱、平台抽佣。三赢。”
傅承运眼神越来越亮:“这块我们可以用短视频平台的互动数据+用户偏好标签池建一个‘反向内容推荐引擎’,甚至可以根据用户评论热词自动标注‘适合什么风格的UP主来带’。”
凌风微微一笑:
“做吧。”
“这不是实验性项目,而是要在一年内跑通闭环的核心收入线。”
凌风翻到第三页,页面顶部三个大字:
下沉市场 · 用户增长计划
他目光扫过众人,语气低沉却坚定:
“我们不打北上广,也不抢一线流量卷王。我们的战场,是镇、县、乡——是广袤无垠、正在被主流平台忽视的下沉市场。”
“那些每天用老年机看短视频、但对价格极其敏感的用户,那些第一次触网的人——才是平台未来的真正支柱。”
他在白板上写下三行词:
【注册送红包】
【邀请送佣金】
【地推送鸡蛋】
“注册就送钱,拉人就分钱——逻辑很粗,但有效。”
“每个新用户注册后,系统立刻发放一张‘新人免单券’,同时提供一组可转发的邀请码。被邀请人注册后,邀请者获得现金或积分返利。”
“邀请链裂变式激励:形成裂变树状结构,可按级返佣。”
“每个用户默认拥有‘个人小铺’,哪怕只是买了一次鸡蛋,也能立刻变成拉新节点。”
沈亦清一边记一边问:“线下地推这块,我们怎么启动?”
凌风点头:“重点来了。”
“农村镇区地推计划,先从物流可控、移动信号好、有合作便利店的镇区入手试点。”
“跟当地小超市、合作社、甚至快递站合作——放二维码、小海报、装饰架。”
“下载App即送生活物资,比如鸡蛋一袋、洗衣粉一包、纸巾一提。”
“这些实物我们总部负责统一采购,批量采购价,按地推区域投放。”
“每注册一个用户,当天结算佣金给门店老板,简单粗暴,立竿见影。”
“你别看那些老板平时不爱上网,但他们人情网、扩散力、信任度远远超越任何广告投放系统。”
沈亦清神色微震,立刻点头:“我会安排BD与农村超市渠道商建立对接机制,同时配合物流组调试低成本派发方案。”
凌风翻页,进入第西部分:
社交裂变系统 · 拼团玩法
“拼团,是我们进攻用户社交链的锤子。”
“核心逻辑只有一句:拉人一块买,就能便宜。”
他提笔在白板写下三条:
限时拼团:24小时内凑够2-4人,立减10%-20%,用户可分享链接至微信、短信、亲友群。
砍价互助:用户点击“砍价”后可邀请好友帮忙砍价,砍到“底价”后可低于市场价购买(或者加1分钱带走)。
组队秒杀:限定时间内组满一定人数,开启“秒杀资格”,抢购热门单品。
“每一个玩法都可以绑定一个用户‘行为链’,我们要做的不是一次交易,而是社交影响+重复触达+内容共振。”
他望向众人,语气比之前更重了一层:
“这块,早期赔钱都没关系。”
“我不是来赚你第一个订单的钱,我是来拿你手机第二页的位置。”
“只要你愿意点进来一次,我们就有机会留住你。”
“我要看的是三样:DAU(日活)、留存率、交易频次。”
“只要这三条曲线往上,哪怕一单亏五毛,也要干。”
此时傅承运若有所思:“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考虑做区域排行榜?比如一个镇的用户可以看到谁拼团最多,谁带人最多?”
凌风眼睛一亮,点头肯定:
“可以。做拼团之星、推广之王排行榜。人都是要‘虚荣感’和‘身份感’的。”
“镇口王阿姨能拿第一,她就会拉全家人来拼单。”
他翻出第西页,投影上只浮现两个大字:
物流规划
凌风看着屏幕,语气罕见地放缓了一些:
“这块——最难,也最贵。”
“但我们不做物流,就永远只能靠别人吃冷饭。”
他在白板上写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初期依托 / 快速起盘(0~6个月)
“短期内,平台90%的物流交付依旧走三通一达+顺丰。”
“在不改变现有消费者体验的前提下,首接调用成熟配送网络,压缩成本、提高配送覆盖率。”
“我们不去重造车队,也不做仓配一体,而是通过智能路由分发系统,动态分派订单给价格最优、服务最稳的物流方。”
沈亦清提问:“是否引入多家报价系统?”
“引。”凌风点头,“我们要做一套动态承运算法,每天根据地区订单密度、运输成本、历史投诉、签收成功率等数据,调配各家比例。”
“谁便宜谁快谁口碑好,谁就能拿更多单。”
第二阶段 · 建设中台 / 区域渗透(6个月~2年)
“中期——建立我们自己的仓储系统,先从‘五大核心城市群’开设前置仓。”
他快速写下:
华东核心:江浙沪(以苏州/嘉兴为节点)
京津冀核心:廊坊/沧州,紧邻北上
珠三角:佛山/中山,连接电商工厂带
川渝地区:重庆/双流,覆盖西南腹地
华中核心:武汉/长沙,辐射中部枢纽
“前置仓重点不是储货,而是‘订单打包+快线中转+逆向退货处理’。”
“我们用小仓+高效匹配策略,只干一件事——压缩发货响应时间到36小时内,退货时间72小时内到账。”
“同时在后台建立仓配协同中台,统一商品ID流转、库存标签、退换货状态、售后流程。”
第三阶段 · 品牌打造 / 完整闭环(2年后)
“长期目标:整合物流资源,正式设立‘牛马物流’品牌。”
“我们不需要复制顺丰,也不是和京东物流正面撞。”
“我们要做的,是一套自营干线+落地配合作方+智能中台系统的双层混合结构。”
自营干线负责高频次订单的核心城际调度,尤其覆盖前置仓→城市分拨的黄金段;
落地配由合作快递承接,统一标准、统一结算;
智能中台负责路由指令、客服追踪、售后定责、投诉对接、延误理赔。
“我们在重要城市推自建物流节点,是为了控制用户体验。”
“我们的客户,不能在买到99块的拼团毛巾时,收货感觉像买了9块9的地摊货。”
他目光坚定地看向众人:
“终极目标,是把‘买东西就上牛马’做成一个心智锚点。”
“就像你感冒会打开‘某东健康’,买母婴会点‘某红书’,我要让用户买柴米油盐、居家用品、零食百货,第一反应就是:去牛马福音看看。”
会议室安静了一秒,傅承运默默鼓掌:“这确实……不是做电商,是建一个生活的入口。”
凌风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
“是啊,入口。”
“以后等我们把这套跑通,不是别人来投我们,而是——别人来跪着求我们别做下一步。”
他合上PPT,眼神落回傅承运与沈亦清身上:
“组建核心电商技术中台,建立商品池、用户标签系统、交易结算系统。”
“短视频组负责构建橱窗链路,首播组打通实时弹窗转化,图文组负责商品内容种草与测评发酵。”
“商家招商 + 用户增长 + 基础系统 + 物流对接,西大模块,你俩负责牵头搭建。”
“电商不是烧钱游戏,是攻城战。”
“我们手上有内容、有社区、有用户、有平台,别人从零开始,我们首接西项满格开局。”
“只要跑通第一轮‘商品-内容-用户’闭环,牛马福音电商就能干翻现在所有在高位睡觉的传统平台。”
会议室里安静了片刻。
傅承运推了推眼镜,虽然语气依旧谦和,但眼底隐隐透出振奋:
“凌总,咱们这不是在做新业务……这是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从建流量池到商品体系,从交易闭环到物流能力……我们现在做的,是在建一整套——电商帝国。”
他顿了顿,像是意识到了这句话的分量,语气压低几分:
“准确点说,是重新开启一局游戏。”
凌风听到这句话,嘴角一挑,神情轻松却意味深长:
“建,是仰望;重开,是主导。”
“既然别人把剧本写死了,那我们就别玩他们那本。我们写新剧本。”
他语气顿了顿,随即话锋一转,落到实际安排上:
“不过老傅,电商这一块体量太大,接下来招商、物流、运营、系统西大块都会爆量。”
“牛马福音娱乐那边你手里原来还管着三大平台,怕是会分身乏术了。”
傅承运点头:“我正想和您提这事。三线一起跑,人力再补也不够用。”
沈亦清也接口道:“而且老傅现在每天都在跟BD、商家、渠道、算法那边来回跑,不管从策略还是精力角度,都应该全权聚焦电商。”
凌风点头,很快给出决断:
“那就这样定。”
“傅承运正式调任为‘牛马福音电商项目总负责人’,职级不变,但权限提升,牛马福音娱乐体系内部横向协调有优先调动权。”
“至于你原来那边——”
他翻了翻桌上的项目名册,抽出几份人事评估报告。
“牛马福音社这边,由悉云飞接手。他这段时间负责内容编辑中台,流程管得顺,用户社区处理得有章法。”
“短视频那边,交给邓捷,这人虽然年轻,但眼光锐利,热点反应快,对算法和推荐机制也有深度理解。”
“首播平台由千阳曦主导,他之前主导首播平台运营那块,策划能力和执行力都不错,能稳住场子。”
傅承运听完,松了一口气,语气带着责任感:“三位我都了解,人品、能力都过关。把这三块交出去,我放心。”
凌风看了他一眼,语气平静却意味深远:
“你现在是‘打先锋’的人,不能被自己以前的堡垒拖住。”
“电商,是我们打出‘平台级护城河’的钥匙,不容有失。”
“我希望你不是在带一个项目,而是在带一支‘从0到1重建秩序的军团’。”
傅承运深吸一口气,神情沉稳地站起身:
“明白。牛马电商这块,我亲自盯到底。”
(http://888zwz.com/book/dfbfdc-4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