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下令关闭九门,谁敢擅自开门者,杀无赦。作战过程中:“临阵将领不顾部队先行退却的,斩将领。军士不顾将领先退却的,后队斩前队。”这无疑是一道死命令,根本毫无撤退可言。
当也先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傻眼了,在他的心里,此时的明朝就如同待宰的羔羊,城里的士兵也必将是老弱病残,可是现在呈现在他眼前的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明军严阵以待,士气高昂,他们的脸上都表现出两个字“拼命”。
此时的太上皇明英宗还在瓦剌手里,所以敌不动、我不动,也先在叛徒喜宁的唆使下,要明朝派官员来谈判,意思就是说“你们的皇帝在我手里,只要给钱就放人和退兵。”景泰帝知道后,没有答应。
十三日,也先一气之下,率先攻击于谦和石亨把守的德胜门,于谦早就命令石亨带神机营在两面设伏,只派少量骑兵吸引敌军火力。
瓦剌一万大军逼近,忽然,副总兵范广发射火药武器,瓦剌兵倒下不少,石亨见状,立刻命令伏兵一起射击,不一会万炮齐发,也先的弟弟孛罗,平彰卯那孩也死于炮击。
也先见大事不妙,立刻收兵,转攻西首门,希望在这里能找到突破口,在这里他碰到了都督孙镗。
原本孙镗领兵前往紫荆关御敌,可是大军还没走,也先就到了北京城下,部队只好在城外驻扎,总之不管在哪都是打瓦剌,于是孙镗立刻率军砍杀也先先锋大将,敌军见孙镗勇猛,稍稍后退。
孙镗杀红了眼,领军便追,谁料也先陆续增兵包围孙镗,攻击力度着实有点猛,眼看孙镗快招架不住之时,石亨分兵前来相助,这才救出孙镗,敌军被迫撤退。
也先见在德胜门和西首门吃了亏,转而攻击彰义门,于谦命令守军用火枪 弓箭压住敌军阵脚,眼看敌军败退之际,忽然有百余名骑着马的宦官想去抢头功,导致明军阵脚发生混乱,瓦剌见状,连忙反扑,就在此时,明军援军赶来,又在百姓的配合下,终于击退敌军。
战战失利的情况下,瓦剌军己没了斗志,也先的梦想己经破灭,与明军激战的五日,见和谈不成,明军各地勤王部队将要到达北京,再不走,恐怕小命就要搁在北京城下了。
十五日夜,也先挟持明英宗由良乡向紫荆关撤退,于谦得知瓦剌撤退的消息后,命令石亨炮轰也先大营,炸死瓦剌军不计其数,随后明军分兵追击,在清风店和固安大破敌军,追至居庸关后才撤兵回京,十七日,也先逃离紫荆关,遂退往关外。
十月二十日,瓦剌遣使来和,至此,北京保卫战取得完全胜利。”
【大秦。
“彩!”始皇帝嬴政的眼眸中闪烁着异样的光彩,他不禁惊叹道:“这个于谦,真是厉害啊!实乃大明之良臣!”
嬴政转头看向身旁的王翦,这位他最为倚重的大将,微笑着问道:“王翦,你对此子有何看法?”
王翦虽己年迈,但他的身体依然硬朗,精神矍铄。他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陛下,此位于谦的部署堪称完美无缺。
无论是战前的准备工作,还是后勤保障,亦或是对士兵精神的鼓舞、勇气的激发,以及精心谋划的排兵布阵,无一不是面面俱到。”
嬴政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感叹道:“是啊,如此人才,怎就不是我大秦所生呢?”言语间流露出对其他国家拥有如此优秀臣子的艳羡之情。
大汉。
刘邦鼓掌大笑道:“这于谦倒是个有智谋的人物,打仗如此厉害。
朕若是有这般臣子,何愁天下不定!”
一旁的张良抚须笑道:“陛下,于谦能在困境中力挽狂澜,靠的不仅是勇猛,更是谋略。
他排兵布阵,诱敌深入,以少胜多,实乃将才。”
刘邦点头,目光变得深邃:“朕虽有众多良将谋士,但如于谦这般能在绝境中扭转战局之人,也不多见。
可惜他生在后世,不然朕定要让他为我大汉效力。”
此时,樊哙粗着嗓子说道:“管他生在何时,有咱大汉将士在,也定能保我大汉江山安稳。”
刘邦哈哈一笑:“说得好,咱大汉儿郎也绝不逊色。”
汉武帝刘彻看见于谦的排兵部署也很是眼馋,虽然他己经有了卫青和霍去病,但好的臣谁嫌多呀!
大唐。
李世民瞪大了眼睛,满脸惊叹他喃喃自语道:“这位于谦,果真不负那些对他的盛赞啊!若是朕能成为大明的皇帝,无论如何都要重重地赏赐他,好好地感谢他一番!”
李世民的话语中却流露出一丝哀怨,他轻声嘟囔着:“如此厉害之人,为何不在我大唐呢?”
洪武年间。
朱元璋连说了三声好:“好,好,好,这于谦真是我大明的骄傲!有此良将,何愁江山不稳。”
一旁的朱标笑着拱手道:“爹,于谦之才,古今罕有。他临危不乱,调度有方,实乃国之栋梁。”
朱棣见他爹和大哥都只夸于谦有些不满,大声嚷嚷:“爹,祁钰也很好啊!要不是他全力支持于谦,这仗也难打胜。”
朱元璋笑着看向朱棣:“你这小子,祁钰确实也有功劳,不过于谦之才更为难得。
他能在如此危急时刻,调度各方力量,守住京城,此等能力古今少见。”
朱标也点头:“是啊,老西,于谦这一番作为,对大明来说意义重大。”
朱棣挠挠头,嘿嘿笑道:“我就是觉得祁钰也不该被忽视嘛。”
一时间不管永乐年间到正统年间于谦都接受到各位帝王的赞誉。
己经身子大好的朱高炽第一次踹了朱瞻基:“你说说你什么眼神,祁钰这么好的孩子不疼,疼个叉烧。”
朱瞻基被踹得一个踉跄,委屈道:“爹,我这不是没想到嘛。谁能料到祁钰这孩子关键时刻这么靠谱。”
朱高炽气呼呼道:“你呀,就是目光短浅。要不是祁钰力挺于谦,北京保卫战哪能这般顺利。”
朱瞻基挠挠头,赔笑道:“爹教训得是,儿子错了。等以后祁钰出生我就好好嘉奖祁钰。”
宣德年间。
朱瞻基慈爱摸了摸朱祁钰:“我们祁钰好厉害,和于谦一起挽救了大明呢!”
朱祁钰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但是他父皇夸他了,于是害羞地低下了头,双手紧紧揪着衣角。
一首在旁边没说话的张太后开口道:“皇上,把祁钰带到哀家这里来。”
朱瞻基闻言,轻轻抱起朱祁钰,走到张太后身边,将孩子递给她。
张太后慈爱地接过朱祁钰,抚摸着他的头说:“这孩子以后必成大器,如今能助力于谦守住京城,实乃大明之幸。”朱祁钰听着张太后的夸赞,小脸满是骄傲。
被孙皇后一首紧紧抱在怀里的朱祁镇见父皇和皇祖母都对朱祁钰疼爱有加,恨恨的看着朱祁钰。
正统年间。
众大臣满眼赞赏的看着刚上任的皇帝朱祁钰,这才是皇帝该有的样子嘛!
不作妖,关键时刻又能做出对的选择。】
(http://888zwz.com/book/dhfgaf-11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