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破庙中的童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7章 破庙中的童年

 

山脚下的土地庙,与其说是庙,不如说是一堆勉强支撑着的残垣断壁。

岁月的侵蚀、风雨的剥啄,早己让它失去了昔日的模样。

残破的泥墙布满裂缝,屋顶塌陷了大半,露出腐朽的椽梁和灰暗的天空。

庙内,那尊曾经受人香火的泥塑土地神像早己倾颓在地,摔得西分五裂,只剩下半截身子和一张模糊不清、带着诡异笑容的脸庞,被厚厚的尘土和蛛网覆盖。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霉味、陈旧的灰尘味,以及一种挥之不去的、属于废墟的荒凉气息。

汤婆婆在庙内最深处、相对背风的一角,清理出一片勉强可以容身的空间。

她搬来几块尚算平整的大石头垒成墙,用捡来的破旧门板和茅草勉强搭了个顶棚,又在冰冷的地面上铺了厚厚一层干燥的稻草和西处搜罗来的破棉絮、烂布头。

这里,就成了她和捡来的女婴——聂莫黎的家。

日子,就在这漏风的墙壁、漏雨的顶棚、以及常年弥漫的草药苦涩气味中,缓慢而艰难地流淌着。

汤婆婆给女婴取名“莫黎”。

“黎”字取“离”的谐音,寄托着她对这个孩子最深切的祈愿——莫要再被抛弃,莫要再经历分离之苦。

同时,也暗含着一丝对这个将她视为不祥的奘铃村的疏离与决绝。

聂莫黎的特殊命格,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阴年阴月出生,八字全阴,在汤婆婆所知的古老认知里,这样的命格如同黑夜里的明灯,极易吸引那些游荡的、不干净的东西。

为了守护这个脆弱的小生命平安长大,汤婆婆不得不频繁地动用她所知晓的那些游走于边缘的方术。

于是,破庙里常年弥漫着复杂而独特的气息。

艾草焚烧的青烟带着辛辣的香气,在空气中袅袅盘旋,这是最常用的驱邪之物;

各种不知名的草药在瓦罐里咕嘟咕嘟地熬煮着,散发出或苦涩、或辛辣、或奇异的混合气味,汤婆婆相信这些能固本培元,抵御阴邪侵体;

墙角、门楣、甚至莫黎睡觉的草铺上方,都贴着汤婆婆用朱砂精心绘制的黄纸符咒。

符咒上的线条扭曲神秘,蕴含着古老的力量。有些符咒因为潮湿或时间而褪色剥落,汤婆婆便会立刻画上新的覆盖上去,如同筑起一道无形的屏障。

小莫黎就在这道由草药烟气和朱砂符咒构筑的脆弱屏障内,在瓦罐药汁翻滚的背景音中,一天天长大。

她很少像普通婴孩那样肆意哭闹,那双遗传自生母、如同黑曜石般深邃沉静的眼睛,总是带着一种超乎年龄的专注和疏离,默默地观察着这个破败、神秘、又充满草药气息的世界。

她会安静地蜷缩在草铺上,看着汤婆婆在昏黄摇曳的油灯下,将晒干的草药放在粗糙的石臼里,用石杵一下、一下、又一下地研磨。草药碎裂的声音、石杵撞击石臼的闷响,在寂静的破庙里回荡。

小莫黎的小手会无意识地模仿着研磨的动作,在空中轻轻划动,仿佛在触摸那些无形的药力。

更多的时候,她的目光会久久地停留在墙壁上那些扭曲神秘的符文上。

那些朱红的线条在昏暗的光线下仿佛有着自己的生命,在她沉静的注视下微微扭曲、流动。

小小的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仿佛那些常人无法理解的符号,在她眼中正诉说着某种神秘的语言。

庙墙的缝隙外,偶尔会传来山下奘铃村里孩童们追逐嬉闹的笑声,清脆而充满活力,穿透风雪或阳光传来。

那声音对于破庙里的寂静显得格外突兀。小莫黎会停下手中的动作,侧耳倾听片刻。

她的眼神会有一瞬间的波动,像是平静的湖面投入了一颗小石子,泛起一丝涟漪——那是好奇?是向往?但很快,那涟漪便消失无踪,重新归于深潭般的沉静。

她从不吵闹着要出去看看,只是默默地低下头,继续摆弄她那些无声的“玩具”,或者继续凝视那些沉默的符咒。

小小的身影在空旷、破败、光线昏暗的庙堂里,显得格外单薄、孤寂,却又透着一股与年龄不符的坚韧和早熟的淡然。

风雪声、药罐的沸腾声、研磨草药的闷响,构成了她童年世界的主旋律,而墙上的符咒,则是她沉默的启蒙老师。


    (http://888zwz.com/book/fa0b0b-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