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奉旨入京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5章 奉旨入京

 

紫宸殿内,政事议毕,楚帝放下朱笔,目光扫过阶下群臣,淡淡开口:“二皇子顾渊与靖王府卫氏南依的婚事,定在三月之后。传旨青州,召靖王世子卫骁、卫南依兄妹即刻来京,筹备婚嫁事宜。”

话音刚落,阶下一片附和之声。

大皇子顾衍率先出列,躬身笑道:“父皇圣明,三月后春意正浓,正是完婚的好日子。

儿臣愿为二弟操办婚事,定让这桩喜事办得风风光光。”

他眼底藏着算计——卫骁进京,无异于将青州十万铁骑的兵权暂时悬在空中,正好借机安插自己的人去青州“协防”。

三皇子顾昀紧随其后,语气恳切:“父皇,卫世子骁勇善战,卫小姐才貌双全,与二皇兄正是天作之合。

儿臣以为,可先在京中为卫小姐备下府邸,彰显皇家体恤之意。”

他心里打得却是另一副算盘——卫南依进京,正好能近距离盯着她,若能抓到卫家什么把柄,便可在婚前进言,搅黄这桩婚事。

楚帝不置可否,只摆了摆手:“此事交由宗人府与礼部协同办理。卫骁兄妹到京后,先安置在靖王旧府即可。”

三皇子顾琰则慢悠悠走着,对身边长史道:“去查卫南依的喜好,备些新奇玩意儿送到靖王旧府去。记住,别太刻意,就说是‘皇子府的心意’。”

而此刻的紫宸殿内,楚帝望着窗外,指尖在龙椅扶手上轻轻敲击。

召卫骁兄妹进京,既是为婚事铺路,更是将这对掌握青州命脉的兄妹放在眼皮底下,他要看看,卫家敢不敢让女儿嫁入皇家,更要看看,顾渊与卫骁这对“兄弟”,在皇权与家族之间,究竟能站多近。

青州靖王府的传旨太监刚走,卫无涯便将卫骁与卫南依叫到书房。

“收拾行囊,三日内启程进京。”他将圣旨放在案上,语气沉肃,“南依带些青州特产的云锦、玉雕做见面礼,不必太过贵重,礼数到了即可。”

卫骁点头应下,又问:“军中事务……”

“你走后,暂由张副将代管铁骑营,”卫无涯打断他,指尖点着舆图上的几处关隘,“但调兵虎符你得随身带,每日军报需快马传至京城给你过目——青州的兵,不能离了你的眼。”

卫南依默默听着,将父亲的话记在心里。

临行前夜,卫无涯单独叫住两人,烛火在他鬓角的白发上跳动:“进了宫,谨言慎行。楚帝多疑,顾渊虽与你交好,可他终究是皇子。

南依,在皇家面前,少言多笑,别露了咱们卫家的锋芒。”

他望着卫骁,目光沉沉:“尤其你,记住自己是卫家世子,不是顾渊的‘兄弟’。遇事多掂量,别被情义绊住了脚。”

卫骁喉结动了动,终究只应了声“是”。

卫南依低头抚着袖口的绣纹,忽然想起那枚被顾渊收着的玉坠,心里莫名一紧。

三日后,青州城外,车马备好。卫无涯立在城楼上,望着扬尘远去的队伍,久久未动。管家在旁低声道:“王爷放心,世子和小姐会万事小心的。”

他没回头,只望着天边的流云,轻声道:“这京城,是龙潭虎穴啊……”

二皇子府的书房里,顾渊正对着《青州舆图》蹙眉,忽然见三保派来的亲信推门而入,手里捧着个用油布裹紧的竹筒。

“殿下,三护卫从青州传回的信。”

顾渊解开竹筒,里面是块刻着“保”字的箭头,还有张叠得紧实的纸条。纸上只有寥寥数语,字迹依旧歪歪扭扭:“卫家兄妹己动身赴京,铁铺账目核对无误,黑箱实为新铸农具,夜作是赶春耕。”

末尾还画了个歪歪扭扭的笑脸,像是在说“放心”。

顾渊捏着纸条的手指松了松,眉宇间的沉郁散去几分。

他原就不信卫家会轻易反,三保查得的证据虽简单,却合情合理——青州多山地,春耕前赶制农具确是常事,只是卫家行事素来张扬,才惹来流言。

“总算……”他低声自语,指尖在案上敲了敲,心里却并未完全放下。这些证据能证卫家暂无反意,却不足以打消陛下的猜忌。

楚帝要的,从来不是“没有反意”,而是绝对的掌控。

他将箭头和纸条收好,对亲信道:“回信给三保,让他继续盯着矿场与卫家往来账目,不必急着传回,查得细些。”

亲信领命退下,顾渊望向窗外,阳光正好落在廊下的石榴树上。

卫骁与南依即将抵京,这场婚事背后的暗涌,怕是要随着他们的到来,愈发汹涌了。

顾渊刚将三保的纸条收好,就听见敲门声,林伯端着一碗刚炖好的银耳羹走进来,轻轻放在案上:“殿下尝尝,刚从灶上取来的,温着呢。”

顾渊抬眸:“林伯有话要说?”

林伯笑了笑,顺势在旁边坐下:“方才见亲卫从青州回来,想必是三保有信了?”

见顾渊点头,他才继续道,“老奴方才看了看三保先前传回的线报,又翻了翻青州近五年的税册,倒有几分浅见想跟殿下说说。”

“你说。”

“卫家在青州经营三代,根基虽深,却并非无懈可击。”

林伯指尖点着案上的舆图,“他们的铁矿虽多,但产出的铁器大半都缴了军赋,剩下的农具、兵器,账目上都有记录,与青州府衙的存档能对上。

至于夜里打铁,老奴托人查了,青州今年开春早,农户都在催着赶制新犁,卫家的铁铺接了二十多个村的订单,确实是在赶工。”

他顿了顿,语气愈发沉稳:“再说那后山的黑箱子,三保没细说,但老奴猜,多半是新铸的铁锅。

青州去年冬天雪大,冻裂了不少农户的锅,卫家每年这个时候都会赶制一批铁锅赈济,只是今年做得更隐蔽些,许是怕落人口实。”

顾渊舀了勺银耳羹,没说话。

林伯看他神色,又道:“卫无涯是老狐狸,懂得藏锋。他知道陛下猜忌,若真要反,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让卫骁兄妹进京,更不会让三保查到这么多‘清白’的证据。

依老奴看,他是想借着这桩婚事表忠心——把女儿嫁入皇家,把儿子放在陛下眼皮底下,就是告诉陛下,卫家没想动。”

“可陛下要的,不止是表忠心。”顾渊淡淡道。

“是,但眼下至少能稳住。”林伯道,“卫骁兄妹进京后,言行举止定会万分谨慎,不会给陛下留把柄。

三保那边继续查着便是,殿下不必太过挂心,倒是婚事的筹备,该让礼部的人着手了,总不能让卫小姐到了京城,觉得咱们府里怠慢。”

顾渊望着窗外,阳光穿过叶隙落在地上,晃得人眼晕。他轻轻“嗯”了一声,心里却清楚,林伯说的“稳住”,不过是暂时的。

只要卫家手里还握着青州铁骑,这根刺就永远扎在陛下心头,也扎在他与卫骁之间。

但至少此刻,紧绷的弦能稍松些了。他拿起勺,慢慢喝着碗里的银耳羹,甜意顺着喉咙滑下去,却没冲淡心底那点若有若无的沉重。


    (http://888zwz.com/book/faccbh-35.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