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选修课的粉笔灰与失控的“熟悉感”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六章:选修课的粉笔灰与失控的“熟悉感”

 

建筑系的选修课教室坐满了人,连后排都挤着不少“跨界”来旁听的学生——毕竟这门“古建筑修复与数字化”,是顾砚棠和系里教授联合开设的,光冲“学神亲授”这西个字,就足够让人趋之若鹜。

苏枕月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刚把笔记本摊开,就听见身后传来椅子摩擦地面的声响。

“枕月,这里有人吗?”

林今宇的声音带着点刻意的轻快,他穿着件亮色的连帽衫,手里抱着本崭新的《中国古建筑史》,书脊还没拆,显然是临时抱佛脚。

苏枕月愣了一下,摇摇头:“没人。”

他刚坐下,旁边就传来一声轻咳。顾砚棠不知何时站在讲台边,正调试投影仪,目光淡淡地扫过林今宇,语气听不出情绪:“林同学,经管系的课表不忙吗?”

“不忙不忙,”林今宇笑得一脸坦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我对古建筑很感兴趣的!”他翻开书,手指在某一页顿了顿,眼神有点恍惚,“尤其是……寺庙的飞檐结构。”

苏枕月觉得有点奇怪。林今宇以前对建筑明明一窍不通,上次联展还把“榫卯”念成“sunmao”,怎么突然对飞檐感兴趣了?

顾砚棠开始讲课,声音清晰冷静,PPT上展示着他用3D建模还原的应县木塔,每一根梁架的结构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苏枕月听得认真,笔尖在笔记本上飞快地记录,偶尔抬头看一眼讲台,总能对上顾砚棠投过来的目光,像有根无形的线,悄悄把两人连在一起。

“这里,”林今宇突然凑过来,指着她笔记本上的飞檐草图,手指差点碰到她的笔尖,“角度应该再陡一点,才能体现‘翼角起翘’的张力。”

他的语气很笃定,甚至带着点专业的严谨,和平时大大咧咧的样子完全不同。

苏枕月愣住了:“你怎么知道?”

林今宇也愣了一下,好像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挠挠头笑了:“猜的,猜的。”可他低头翻书时,指尖划过“斗拱”那一页,眼神又变得有些陌生。

下课铃响时,顾砚棠布置了作业:用软件还原一个古建筑的局部结构,下周交。

“完了,”林今宇哀嚎一声,瘫在椅子上,“我连软件都不会装。”他看向苏枕月,眼睛亮晶晶的,“枕月,你能教教我吗?今晚图书馆见?”

苏枕月刚想答应,就见顾砚棠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U盘:“软件安装包和教程都在这里面,基础操作不难,看一遍就会。”

他把U盘递给林今宇,语气平淡:“不用麻烦苏枕月,她晚上要改模型。”

林今宇捏着U盘,突然笑了,笑得有点奇怪:“顾砚棠,你是不是怕我跟你抢啊?”

顾砚棠没否认,只是看着他:“是又怎样?”

空气瞬间安静下来。苏枕月能感觉到周围同学的目光都投了过来,脸颊发烫,拉了拉顾砚棠的袖子:“我们走吧。”

走出教学楼时,林今宇突然追了上来,手里还拿着那本《中国古建筑史》。他把书递给苏枕月,眼神复杂:“这个……好像对你更有用。”

书的扉页上,有一行极轻的字迹,不是林今宇平时的笔迹,更像是用簪子尖刻上去的——“青云山·飞檐剑谱”。

苏枕月的心跳漏了一拍。这六个字,像根针,刺破了平静的校园日常,让她想起某个模糊的梦境:云雾缭绕的山顶,有人练剑,剑光像极了此刻阳光下的飞檐。

“怎么了?”顾砚棠注意到她的异样,顺着她的目光看向那行字,眉头微蹙。

“没、没什么。”苏枕月慌忙合上书,还给林今宇,“谢谢你,不过我有这本教材了。”

林今宇接过书,转身就走,脚步有点快,背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仓促。他走到梧桐道拐角时,突然停下,捂着头蹲了下来,嘴里喃喃自语:“青云山……那是什么地方?我怎么会写这个?”

他的脑海里,突然闪过一些不属于自己的画面:穿着白衣的少年在练剑,剑穗上系着朵海棠花,旁边站着个穿浅蓝色衣裙的少女,笑起来有浅浅的梨涡……

“我到底怎么了?”林今宇用力晃了晃头,试图把那些奇怪的画面甩出去,可越晃,那少女的笑容就越清晰,像刻在了脑子里。

而另一边,苏枕月和顾砚棠走在回宿舍的路上,她总觉得心里不安,忍不住提起:“林学长刚才……有点奇怪。”

顾砚棠的目光落在梧桐道尽头,林今宇的身影己经消失了。他沉默了几秒,才说:“他最近好像没休息好。”

可他的指尖,却悄悄握紧了——刚才林今宇看苏枕月的眼神,带着一种不属于他的、深沉的熟悉感,像在看一个……失而复得的人。

风卷起几片落叶,打着旋儿落在脚边。苏枕月抬头看向顾砚棠,突然觉得,这个看似平静的秋天,好像藏着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林今宇身上的变化,只是个开始。


    (http://888zwz.com/book/fbbcjd-50.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