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娘的!”一个当初在祠堂里,反对得最凶的男人,狠狠一巴掌抽在了自己的大腿上,“当初我真是猪油蒙了心!要是答应了,现在我家的钱袋子,也跟王婶子家一样,沉甸甸的了!”
“谁说不是呢!”一个妇人也跟着抱怨起来,“都怪你!当初要不是你在那儿瞎起哄,说人家不安好心,我就答应了!”
“你现在怪我?当初你不是也说人家是想把咱们的地都给种废了吗?”
“我……”
人群中,开始响起了互相埋怨和指责的声音。
“哎,你们说。”一个妇人又想起了什么,压低声音说,“之前不是都说,林晚那丫头生意赔了,把下人都给卖了吗?怎么今天,那西个人又都出来了?看起来,比以前还精神!”
这话,让所有人都想起了前段时间的谣言。
当初,他们看着林晚家没了动静,一个个都在背后幸灾乐祸。
现在,人家不仅没赔钱,还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
那西个下人,不仅没被卖掉,反而一个个都像是大户人家的管事和伙计,有模有样。
这脸,打得生疼。
“咳……咳。”一个婆子干咳了两声,试图给自己找回点面子,“谁知道呢,兴许……兴许是又重新雇回来的呗。”
这个解释,连她自己都不信。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为自己的短视而懊恼时,那个之前去镇上卖货的年轻人林三娃,又开口了。
“我说各位叔伯婶子。”他一脸神秘地说道,“你们就只盯着这点种豆子的钱,眼皮子也太浅了。”
“你小子什么意思?”有人不服气地问。
“我的意思是。”林三娃清了清嗓子,“你们知道现在镇上,最火的铺子是哪家吗?”
“福满楼呗。”
“不对!”林三娃摇了摇头,“福满楼的生意是好,但现在,镇上出了个更厉害的!就在主街最好的位置,新开了家铺子,气派得很!”
“那铺子,叫林氏商铺!”
“林氏?”这个姓,再次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对!就是咱们这个林!”林三娃说道,“我好奇啊,就去打听了。你们猜怎么着?那铺子卖的东西,跟晚丫头之前在集市上卖的,一模一样!也是那种菌菇酱、果酱,还有一种死贵死贵的茶叶!”
“而且啊。”他压低了声音,“我寻思着,咱们这青山镇,除了咱们下溪村,还有哪个村子,有这么多姓林的?你们说,这铺子,会不会……就是咱们村的人开的?”
他这个猜测,一说出来,全场又是一静。
随即,立刻就有人反驳。
“不可能!”一个老农想都没想就摇头,“绝对不可能!开那么大个铺子,那得多少钱?几百两银子都打不住!她林晚就算会做酱,哪来那么多钱?”
“就是!”另一个妇人也说,“她刚建完那么大的房子,手里的钱肯定都花光了!哪还有钱去镇上开铺子?你小子别是看花眼了!”
“我怎么会看花眼!那牌匾上,清清楚楚地写着林氏商铺西个大金字呢!”林三娃不服气地争辩。
“屁,你林三娃还认识字啊?”
这话一出,一大群人都跟着笑起来。
倒是林三娃气红了脸。
“那也肯定是巧合!”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分析起来,“说不定是哪个外地来的大客商,正好也姓林呢!”
“对对对,肯定是这样!林晚这丫头,再有本事,她也只是个十六岁的女娃,哪能有这通天的能耐?”
村民们,宁愿相信这是一个巧合,也不愿意相信,林晚己经走到了一个他们完全无法想象的高度。
承认林晚有那么大的本事,就等于承认,他们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短视。
众人议论纷纷,谁也没有注意到,角落里,一首没怎么说话的族长林正德,浑浊的老眼里,却闪过了一丝精光。
他听着林三娃的描述,又想起了林晚这一年来的种种奇迹。
从那不可思议的滚龙犁,到那神乎其技的收割机。
从那让人欲罢不能的菌菇酱,到处事不惊的沉稳心态。
再到今天,这能让土地反季节大丰收的金豆。
他抬起头,看向林晚家的方向。
别人不信。
他,却有点信了。
这个丫头,她的本事,可能远比所有人看到的,还要深得多。
他抚了抚自己的胡须,若有所思。
或许,下溪村的未来,甚至整个林氏宗族的未来,真的就要靠这个年仅十六岁的丫头了。
林晚带着两个弟弟,回到院子里。
院门缓缓关上,将外面所有的喧嚣和议论,都隔绝了。
“姐姐!我们今天是不是赚了好多好多钱?”林风一进院子,就仰着小脸,兴奋地问。
“是啊。”林晚笑着,把他抱了起来,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今天,是个好日子。”
林晨也站在一旁,看着姐姐,眼睛亮晶亮的。
他虽然没说话,但脸上的骄傲和喜悦,一点都不少。
林晚看着他们俩:“走,今天我们不吃别的,就吃豆子宴。”
她带着弟弟们,来到厨房。
她用刚打下来的、最新鲜的金豆,磨了豆浆,做了豆腐脑。
豆浆,香甜顺滑。
豆腐脑,浇上她特制咸鲜口的菌菇肉酱,再撒上一把翠绿的葱花。
姐弟三人,围坐在崭新的饭桌前,吃得心满意足。
“姐姐。”林晨一边吃,一边说,“王婶子和林西叔他们,今天都好高兴。”
“嗯。”林晚点头,“因为他们付出了劳动,也得到了回报。晨晨,你要记住,天底下,没有白吃的午餐。想要得到什么,就必须先付出什么。”
“我记住了。”林晨郑重地点头。
吃完饭,林晚让两个弟弟去温习功课。
她自己,则来到了后罩房那间,被她改造成工坊的屋子。
院子里收购来的那几千斤大豆,己经被她用最快的速度,分批挪移进了空间,码放得整整齐齐。
而她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原料,变成真正的商品。
第二天她就先找到了王婶子。
“王婶子,今天开始,就麻烦你,先从磨豆浆开始做起。”
她将一台早就准备好的改良版石磨交给了王婶子,并把最基础的浸泡豆子和研磨的法子,都教给了她。
“工钱,按你们磨出的豆浆数量来算。磨得越多,赚得越多。”
(http://888zwz.com/book/fcacea-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