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好嘞!”王婶子干劲十足。
紧接着,她又找到了林老西。
“西叔,你家,就专门负责压豆腐胚。”
她同样给了林老西一套她改良过的压制工具。
她将制作豆腐的几道初级工序,全部分解开来,交给了当初跟她一起种金豆的人家。
他们每家,都成了一个小小的代工厂。
而最核心的点卤成型,以及后续制作豆干、豆皮等深加工的步骤,则依旧由她自己,在空间里亲手完成。
这样一来,她既解决了产能问题,又保证了核心技术,绝不外泄。
时间,一天天过去。
林家大院,每天都一派忙碌的景象。
王婶子他们几家人,每天都会把最新鲜的豆浆、豆腐胚,送到林晚家。
林晚验收合格后,当场就用铜钱,给他们结清工钱。
那实实在在每天都能拿到手的收入,让这几户人家的脸上,天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而村里其他人,看着他们天天有钱赚,日子越过越红火,心里的那股悔恨和嫉妒,就越发地浓烈。
但他们,也只能看着。
一个月后。
林氏商铺正式推出了全新的豆制品系列。
滑嫩的白豆腐、劲道的卤豆干、薄如蝉翼的豆皮。
这些物美价廉又好吃到不可思议的新东西,一经面世,就立刻在整个青山镇,掀起了一场美食风暴。
福满楼,靠着麻婆豆腐和口袋豆腐这两道独家菜,生意好得天天爆满。
而林氏商铺,更是成了镇上百姓最爱逛的地方。
每天,铺子门口都排着长长的队伍,来买豆腐和豆干。
林晚的财富,也因此,进入了一个飞速增长的阶段。
她手里的银子,越来越多。
而她的目光,也开始投向了更远的地方。
这天,林晨和林风从学堂回来。
“姐姐,夫子今天考我们了。”林晨说道,“我考了第一名。”
“我……我也考得很好!”林风不甘示弱。
“真棒!”林晚笑着,给他们一人奖励了一块果脯。
她看着两个弟弟越来越挺拔的身姿,和他们眼中那因为读书而变得更加明亮的眼神,做下了一个新的决定。
“晨晨,小风。”她说道,“这青山镇,还是太小了。”
“等你们把这里的书都念完了,姐姐就带你们,去府城,去京城,请最好的先生,念最好的书院。”
“世界这么大,我们要去看看。”
时间,转眼就过了一个月。
林氏商铺,己经从一个初来乍到的新贵,彻底变成了青山镇主街上,一个谁也无法忽视的存在。
铺子门口那条雷打不动的长队,和每日午时准时挂出的明日请早木牌,成了镇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而铺子里的饥饿营销策略,也起到了惊人的效果。
每日限量的菌菇酱和果酱,成了镇上富户人家餐桌上必备的体面。
而物美价廉的豆腐和豆干,则彻底征服了普通百姓的味蕾。
林氏商铺的名声,越来越响。
这天,是月底。
按照林晚定下的规矩,是铺子里第一次进行月结的日子。
周安带着大山,赶着一辆新买的骡车,载着这个月所有的账本和盈利,从镇上回到了下溪村。
林家大院的堂屋里。
林晚坐在主位上,周安则站在一旁,恭敬地汇报着。
“东家,这个月,刨去所有成本、伙计的工钱和各项杂支,我们铺子,一共净赚二百八十两银子!”
周安报出这个数字的时候,声音都在微微发抖。
即便是他以前跟着的老东家,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月也赚不到这个数的零头。
林晚听完,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
这个结果,比她预想的还少了些。
她翻开账本,仔细地核对着每一笔收支。
她的记账方式很特别,有进项,有出项,有毛利,有纯利,清晰明了,一目了然。
周安在一旁看着,心里对这位小东家,愈发地敬佩。
“周叔。”林晚看完账本,开口说道,“铺子里的事,你做得很好。从下个月起,你的月钱,涨到五两银子。大山和二山,涨到二两。钱婶,也涨到二两。”
“谢东家!”周安激动地躬身行礼。
五两银子一个月!
这在青山镇,是只有那些最大商铺的顶尖大掌柜,才有的待遇!
“这是你们应得的。”林晚说道,“不过,生意好了,麻烦也会跟着来。最近镇上,可有什么别的动静?”
周安立刻回答:“有。镇上最大的那家孙记粮铺,最近一首在派人打探我们的消息。我听福满楼的刘管事说,那孙掌柜,把我们所有的产品都买回去研究了,好像也想学着做。”
“孙记粮铺?”
“是。”周安介绍道,“他们家,是镇上最大的粮行,也兼做酱菜生意,以前镇上大部分酒楼的酱菜,都是他们家供应的。但自从我们的菌菇酱出来后,他们的生意,一落千丈。”
“知道了。”林晚点点头,没再多问。
她知道,商业竞争,无可避免。
她从不担心模仿。
因为她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那些人,永远也学不来的。
交代完铺子的事,林晚又把目光,投向了村里。
她让周安,将这个月盈利的一部分,也就是三十两银子,拿了出来。
她带着周安,和大山、二山,挨家挨户地,去给王婶子他们六户人家,发工钱。
这是林晚定下的另一个规矩。
她收购豆腐胚、豆干胚,除了当场结清的货款,每个月底,还会根据他们这个月提供的产品总量和品质,额外发一笔绩效奖金。
当王婶子林老西他们从周安手里,接过那沉甸甸至少有二两银子的奖金时,一个个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们只是在家里,做点磨豆浆压豆腐的活计,一个月下来,赚的钱,竟然比在外面当大工还要多!
“晚丫头,这……这太多了!”
“不多。”林晚说道,“这是你们应得的。活干得好,自然有赏。下个月,要是干得更好,赏钱还会有。”
这个举动,让王婶子他们几家人,干劲更足了。
而村里其他那些观望的村民,看着王婶子他们家,不仅地里赚了钱,现在又多了份作坊的活计,每个月都能领月钱,那心里的悔恨和嫉妒,简首无法用语言形容。
他们现在,是彻底明白了。
(http://888zwz.com/book/fcacea-5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