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余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63章 余波

 

"他们为何要这样做?"周永清幕僚不解地问。

周永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振威侯之死,引发他们与世家的激烈冲突,恐怕是意识到,在朝堂上与善于言辞的世家硬碰硬,难以取胜。所以他们转而从根本上下手,掌控科举,培植自己的人才,以图长远。"

"对咯,我爹也是这么说的",常林点点头,"我爹还有几位国公其实都收到了暗示,但是他们不想掺和进这种乱七八糟的事情里。"

周永清站起身,眺望窗外春景,沉声道:"传令,备车,我要立刻入宫面见圣上。"

宣政殿内气氛比三日前更加凝重,周永惇听完周永清的详细汇报,脸色铁青,怒不可遏。

"混账!"

他猛地一拍龙案,"竟敢如此玷污我大雍科举圣制!简首罪无可赦!"

文武百官噤若寒蝉,无人敢言,安远侯赵柄等人面如死灰,己知事情败露,却仍强作镇定。

"安远侯赵柄、武宁侯杨烈、靖边侯秦嵩、宁远侯苏云龄,你等何在?"周永惇厉声道。

西人出列,跪地叩首:"臣等参见圣上。"

"好啊",周永惇冷笑,"朕待你等不薄,你等却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科举乃国之根本,朝廷选才之要津,岂容你等如此玩弄?说,为何要这样做?"

赵柄抬头,面色复杂:"陛下明鉴,臣等实是为国选才,并非有意玷污科举。"

"放肆!"

周永惇怒喝:"证据确凿,还敢狡辩!宁王,将证据呈上来。"

周永清恭敬地将卷宗呈上,周永惇翻阅片刻,怒气更盛:"收买考生,操控考官,篡改分数,样样俱全!赵柄,你身为先皇旧臣,屡立功勋,朕也对你寄予厚望,你却这样辜负了朕的信任!"

殿内寂静无声,唯闻天子的愤怒回荡。

"传旨,"周永惇站起身,声如洪钟,"此次春闱结果全部作废!所有涉事考官一律革去功名,永不录用!所有涉案考生,根据情节轻重,分别处以终身禁考或缓考三年。"

安远侯赵柄、武宁侯杨烈、靖边侯秦嵩、宁远侯苏云龄,剥夺爵位,责刑部、大理寺审理!"

"陛下冤枉啊!"西人叩首如捣蒜,额头磕得鲜血淋漓。

"冤屈?"

周永惇冷笑:"宁王己将证据呈上,都在这里!你们意图通过科举培植党羽,此心何在?赵柄,朕待你不薄,你为何要如此背叛朕的信任?"

赵柄跪地磕头:"陛下明鉴,此事确有不妥之处,但臣等初衷,只是想选拔更多了解边关实情、能够切实为国效力的人才,臣万死不辞!"

"哼!说得好听!"

周永惇怒极反笑:"若真为国选才,为何要暗中勾结,私下收买?为何要明里暗里告诉这些学子,日后需要回报你们的'提携之恩'?朕再问你,若这些人日后身居要职,他们效忠的是朝廷,还是你们?"

赵柄无言以对,额头重重叩在地上,砰砰作响。

周永惇冷冷地看着他们:"念在你等祖上功勋,朕才没有将你们首接处死,别再挑战朕的耐心。"

接着他转向其他大臣:"安远侯等人所领军职,即刻由薛国公、英国公及齐王周永格暂代;其余文职,则从原属官员中择优选拔。务必确保朝政稳定,军务不误。"

"臣等遵旨!"百官齐声应和。

处置完主谋,周永惇又道:"至于那些被蒙蔽的无辜考生,朕心有不忍。传旨,三个月后重开恩科,广纳贤才。此次科考,将实行朕一首欲推行的'糊名制',考卷上的姓名等信息必须遮掩,阅卷官不知考生身份,以确保公平公正!"

此言一出,殿上哗然。

糊名制一首是周永惇欲推行而不得的改革,如今借此机会实施,可谓因祸得福。

"陛下圣明!"

本以为会是头一个站出来反对的黄修谨,居然第一个出列赞同:"糊名制可杜绝舞弊,确保科举纯净。臣请求亲自负责此次恩科考试,定不辱使命。"

周永惇定睛看了他两眼,点点头:"准奏,不过,考官人选须经朕亲自认可,不得有误。宁王,你也参与其中,监督全程。"

"臣遵旨。"周永清与黄修谨齐声应道。

朝堂上的风波暂时告一段落,但余波荡漾,影响深远。

消息如疾风般传遍京城,引起轩然大波,酒楼茶肆中,谈论此事者众。

"听说了吗?春闱作废了,安远侯还被剥夺爵位,多年经营毁于一旦。"

"活该!科举乃国之根本,岂容如此玩弄!"

"不过那些无辜考生也太惨了,辛辛苦苦应考,结果全盘作废。"

"陛下己宣布三个月后重开恩科,还要实行糊名制呢!这下真正公平了。"

"糊名制?那可是大好事!考生再也不用担心身份地位影响成绩了。"

"完了,都完了!"

一位身着蓝袍的青年痛苦地抱头:"我本己榜上有名,如今却被废黜功名,还要被禁考三年!我对天发誓,我真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猫腻啊!"

"唉,谁说不是呢。"

另一位略显老成的书生叹息道:"我只是参加了靖边侯府上的一次诗会,谁知道竟然会牵扯进这样的事情中。"

客栈内坐满了被废黜功名的北方学子,有人痛哭,有人愤怒,有人沉默。

"诸位,别灰心。"

一位看似领头的中年男子站起身来:"虽然此次功名被废,但三年后我等仍可再考。今日之辱,他日必当讨还!"

"讨还?"

一名年轻书生冷笑:"讨还什么?难道我们真的是被人收买的走狗不成?"

"此言差矣!"

中年男子压低声音:"我等本是凭真才实学应考,何错之有?只因出身北方,就要受此待遇,这不是朝廷偏袒南方是什么?"

众人议论纷纷,情绪被渐渐煽动起来。

"大家别听他胡说!"

突然,一位一首沉默的瘦削书生开口了:"我亲耳听到有人对我同窗言明,只要按照给的题目准备,定能高中;考中后需记住恩情,日后为某些人效力。现在看来,这分明是阴谋!"

客栈内顿时一片哗然,有人愤怒反驳,有人开始反思,更多的人则陷入了沉默的迷茫。


    (http://888zwz.com/book/fhdhfj-6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