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逆鳞劫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章 逆鳞劫

 

康熙二十三年秋,湘西凤凰城外枫叶如血。阴阳先生李玄通闭目坐在槐树下,手中铜钱卦盘无风自动。这是他金盆洗手前最后一单生意,为知府老太爷点下"蜻蜓点水穴"。

"李先生,家父棺木该朝东南还是西北?"知府抹着冷汗问。李玄通睁开眼,瞳孔里倒映着远处群山:"东南主文脉,可保三代翰林;西北接龙气,能出镇国将军。"他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掐断卦线,铜钱叮叮当当落满石阶,"但老朽劝您选东南——西北龙脉,三十年内必见血光。"

知府浑身剧震。他怎会不知,西北三百里外就是前明最后的龙脉所在,传说崇祯帝曾派十万民夫修筑地宫。李玄通起身拍拍道袍,袖中滑落半截槐木符——正是三十年前他从明陵废墟捡来的镇棺木。

是夜,李家院落飘着苦艾香。二十岁的李承业第无数次问起那个问题:"爹,您给张员外点了状元冢,给王员外寻了将军陵,自家百年后的地界……"

"啪!"李玄通摔碎茶盏,惊飞了梁上栖着的夜枭。他颤巍巍掏出幅泛黄羊皮卷,烛火下现出蟠龙纹路:"三日前,我在老鸦岭见着真龙了。"

羊皮卷上墨迹未干,画着处天然形成的"九龙捧圣"穴。更诡异的是,穴眼正中插着半截石碑,碑文竟是前明太子朱慈烺的绝命诗。李承业盯着诗句"玉匣珠襦泣九泉",突然打了个寒战——他分明看见父亲的名字出现在碑文末尾。

七日后,李玄通带着儿子进山。他们在老鸦岭深处绕了七七西十九个"之"字,拨开藤蔓,眼前豁然开朗:九道山梁如巨龙俯首,中央洼地积着血色潭水,水面上飘着七片槐叶,每片叶子都呈现龙鳞纹路。

"此乃'九龙饮血'局。"李玄通踩碎一片槐叶,潭水突然沸腾,"看见那些槐树根了吗?三十年前前明太子葬身于此,槐根己扎进他的天灵盖。"他突然脱下道袍,露出后背狰狞的烫伤——正是朱砂写就的"镇龙印"。

李承业这才知道,父亲年轻时曾参与前明太子秘葬。当年主持风水的国师临终前将龙交给他,却在他背上烙下禁制:"点此穴者,必遭反噬;葬其中者,永世为奴。"

康熙二十七年腊月,李玄通大限将至。他强撑着赤身躺进提前备好的槐木棺,棺底铺着九十九枚前明铜钱。"记住,要等槐树自断。"老人枯槁的手抓住儿子手腕,指甲陷进肉里,"若槐断时日正当空,便是天命所归;若在月夜……"话未说完,窗外突然炸响惊雷。

李承业跪在灵堂,看着母亲将父亲的遗物付之一炬。火光中,那半截槐木符突然裂开,露出里面发黑的指骨——正是前明太子的小指骨。与此同时,山那边传来闷响,新栽的槐树在风雨中弯成诡异的弧度。

头七回魂夜,李承业提着灯笼来到坟前。月光下,那株槐树竟己长到三丈高,树皮上浮现出龙形纹路。他伸手触摸,树皮突然渗出血水,空气中响起前明太子的哀嚎:"孤等了你三十年……"

李承业踉跄后退,撞翻了供果。铜钱撒了一地,每枚都映出不同的场景:父亲在九龙穴前咳血、母亲在井台边念咒、更远处有官兵举着火把逼近。他疯了一般捡拾铜钱,却见最后一枚上刻着"甲子年丙寅月丁卯日"——正是三日后的黄道吉日。

三日后正午,李承业躲在坟后。日头正毒,槐树突然发出爆裂声,树干从中裂开,金光中跃出九条小龙虚影。他正要高呼,背后传来妻子王氏的尖叫:"你果真在等这妖树断!"

王氏抡起镰刀劈向树根,李承业扑上去阻拦,却被推得撞在墓碑上。鲜血溅在碑文"李玄通之墓"处,那"李"字突然扭曲成"朱"字。王氏愣神的瞬间,槐树轰然倒下,树根处竟盘着条石青色的龙形根须,根须末端连着口青铜匣。

当夜,李承业打开青铜匣,里面是前明太子的血玉诏书和半枚虎符。他对着月光细看,诏书突然化作血水,虎符上显出"玄武门"三个篆字。与此同时,山下传来马蹄声,探子来报:吴三桂残部在云南起兵,打出"反清复明"旗号。

李承业握着虎符的手在颤抖,王氏却突然抢过符印:"你爹等了三十年,不就是等今天?"她扯下包头布,露出满头白发——原来她竟是前明宫女,为保太子遗物潜伏李家二十年。

康熙二十八年春,李承业自称"玄武将军",率三百死士突袭凤凰城。奇的是,每次作战都有黑雾相助,雾中隐约可见九条龙影。最诡异的是耒阳之战,清军弓箭手突然集体发疯,互相砍杀时嘴里喊着"还我太子"。

捷报传到京师,康熙震怒,命安亲王岳乐为平叛大将军。临行前,国师汤若望献上"锁龙钉":"叛军首领必葬在九龙穴,此钉可破风水。"岳乐看着钉上密密麻麻的梵文,突然想起三十年前顺治帝密诏:凡掘明陵者,诛九族。

岳乐大军压境时,李承业正在老鸦岭祭天。他割破手掌将血滴在槐树桩上,树根突然活过来般缠住他的脚踝。远处传来号角声,他刚要逃,背后突然射来三支火箭,将血诏烧成灰烬。

被俘当夜,岳乐亲自审讯。当听到"九龙饮血穴"时,老将突然抽出匕首划开李承业的眼皮:"让咱家看看,你眼里有没有龙影!"刀锋即将触目时,探子来报:李玄通坟墓挖开了。

子时,岳乐带着李承业来到坟场。火把下,槐木棺己腐朽大半,李玄通的尸体却栩栩如生。更骇人的是,尸体从胸口往下全部化作龙鳞,左爪握着前明玉玺,右爪攥着半截槐木符。

"果然如此!"岳乐狂笑着举起锁龙钉,突然僵在原地。李玄通的嘴突然张开,飞出九只金蚕,每只蚕背上都坐着个前明太监的鬼影。金蚕钻进岳乐七窍,老将顿时双目流血,举着钉子刺向李承业:"快杀我!我控制不住自己了!"

混乱中,王氏突然出现。她抱着青铜匣高呼:"太子殿下,奴婢送您归位!"匣中飞出血色诏书,化作火龙卷向天空。李承业趁机夺过锁龙钉,反手刺进父亲眉心。

李玄通的尸体发出骇人惨叫,龙鳞片片剥落,露出底下森森白骨。当最后一片鳞掉落时,天空响起炸雷,九道龙影冲天而起,将血色诏书撕得粉碎。李承业抱着父亲的骷髅跪地痛哭,却见骷髅眼中流出血泪,在地面写出"槐安"二字。

康熙二十九年秋,朝廷平定叛乱。李承业被押解进京时,路过一片槐树林。树上结着奇异的果子,形似婴儿,面露微笑。他突然想起父亲的话:"槐者,木中之鬼,梦之所依。"

行刑前夜,李承业在狱中收到个槐木人偶,腹中藏着半张人皮。人皮上画着老鸦岭地形图,穴眼处写着"槐安国"三字。他咬破手指在墙上写下绝命诗,最后一句是:"九龙己逝槐安在,笑看浮生一梦中。"

刽子手鬼头刀落下时,京城所有槐树同时开花,花雨中传来前明太子的叹息:"三百年了,该醒了……"


    (http://888zwz.com/book/f0fegh-18.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