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百家坡的童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23章 百家坡的童瑶

 

1987年腊月十七,湘南青石镇的月亮像被狗啃过的玉米饼,冷冷清清挂在枯枝上。小明把冻僵的手塞进黄军大衣袖口,呼出的白气在睫毛上凝成霜。前头的小龙哼着《万里长城永不倒》,胶鞋踩得雪地咯吱响,后头小虎举着的手电筒光柱扫过路边坟包,惊起几只寒鸦。

"龙哥,真要抄近路?"小明拽住小龙书包带,布料下露出半截红绳,"上回二狗子说百冢坡……"

"怂包!"小龙甩开他的手,腕上红绳在月光下泛着血光,"这是我奶在土地庙求的,百无禁忌。"他突然转身对着乱葬岗方向啐口唾沫,手电筒光斑在结冰的坟头上乱跳,"什么百冢坡,老子今天就要踏平它!"

小虎突然掐住小明胳膊,光束里赫然立着块新坟碑,碑前供果还泛着水光。小龙却像着了魔,径首往坡上走。两个少年对视一眼,硬着头皮追上去,胶鞋在雪地里拖出三道歪扭的痕迹。

积雪压断枯枝的脆响惊醒了小明。手电筒滚落脚边,光晕里只剩他和小虎,小龙不见了!

"龙哥!"小虎的嘶吼震落树梢积雪,回答他们的只有北风穿林的呜咽。小明突然觉得后颈发凉,那声音里分明混着孩童的嬉笑。

"你们听!"小虎突然僵住,光束扫过前方坟堆。三座青石坟呈品字形排列,中间那座赫然刻着"石氏童孙之墓",碑前供着个湿漉漉的拨浪鼓。

小明寒毛倒竖——这拨浪鼓他认得!去年石头淹死那天,他亲眼看见小龙从河里捞起这个,说"晦气"随手扔了。

"龙哥!"小明刚要冲过去,小虎突然拽住他。手电筒光束中,小龙正趴在新坟前啃供果,雪地上拖出长长的爬痕,像条被抽了脊梁的蛇。

"大哥哥,陪我玩呀~"小龙开口竟是稚嫩童声,指尖在雪地上画出歪扭的童谣:

"石头剪子布,输了当替身;

冰窟窿里凉飕飕,来年开春发新坟。"

小虎抄起树枝抽过去,树枝却穿透小龙身体。小明这才发现,小龙脚下竟缠着几缕湿漉漉的水草,在零下十度的冬夜里冒着热气。

"还我孙子命来!"小龙突然掐住自己脖子,脸色由白转青,眼球凸出如死鱼,"你们眼睁睁看他沉底,现在该你了!"他手指深深抠进脖颈,鲜血顺着红绳滴在雪地上,竟发出滋滋的腐蚀声。

小龙家土炕烧得滚烫,人却像从冰窟窿捞出来的。他娘王婶子跪在炕沿哭:"作孽啊,去年石头掉河里,小龙明明能拉一把……"

"闭嘴!"老支书猛嘬烟袋,火星子溅在补丁棉裤上,"请刘半仙!"

鸡叫三遍时,门板吱呀响。裹着黑棉袄的刘半仙拎着黄布包进来,指尖在小龙眼皮下一抹:"好重的阴气,这是缠上替身咒了。"他从包里掏出铜铃铛摇得叮当响,小龙却突然睁眼,瞳孔缩成麦粒大小。

"老东西,"小龙发出老太太的沙哑声,"你当年帮着改我孙子生辰八字的事,我可都记着!"他枯枝般的手指突然掐住刘半仙咽喉,"那八字本该是你孙儿的!"

刘半仙脸色惨白如纸,从黄布包抖出个红肚兜纸人。那纸人眉心点着朱砂痣,竟与小龙有七分相像。

"午夜子时,在百冢坡摆香案。"刘半仙划破小龙手指,将血涂在纸人脸上,"我做法把阴童引到纸人身上,你们准备……"

话音未落,纸人突然咯咯笑起来。香案上的供果哗啦啦滚落,香炉无火自燃。王婶子尖叫着躲到门后,只见纸人扭着脖子唱起童谣:

"借命容易还命难,

纸人替身泪斑斑。

待到鸡鸣天光现,

活人阴曹换一换!"

小明突然想起什么,冲进里屋翻出本泛黄的《鲁班书》。书页间掉出张字条,上面写着:"壬戌年冬,改石家孙儿生辰,避水劫。"

"原来是你!"小明举着手电筒照向纸人,"你故意改石头的八字,让他命犯水劫!"

纸人突然膨胀起来,红肚兜撑得几乎裂开:"那老虔婆克死我儿,我让她孙儿当替身有何不可?"它转向炕上的小龙,"倒是你这崽子,眼看着石头沉底,良心被狗吃了?"

小龙突然剧烈抽搐,嘴里涌出黑水:"不是……我当时想拉他……可脚底打滑……"

小虎突然抄起扁担砸向纸人,扁担却穿透纸人砸在供桌上。香炉倾倒的瞬间,小明抓起供果塞进小龙嘴里。那是用朱砂混着雄黄酒腌过的桃脯,专克阴邪。

小龙剧烈咳嗽起来,水草从他七窍中涌出,在地面汇成个人形。王婶子尖叫着将准备好的童子尿泼过去,水草滋滋作响,竟显出个孩童模样。

"石头!"小龙突然清醒,扑过去抱住水草人形。那水草渐渐凝成实体,正是去年淹死的玩伴,脖颈处还留着青紫的指痕。

"对不住……"小龙泣不成声,"那天我该死死抓住你的……"

石头的虚影在朝阳中渐渐透明,他伸手摸了摸小龙的头:"不怪你,河伯爷爷说,是我阳寿尽了。"他转身看向小明和小虎,"谢谢你们替我说话。"

刘半仙突然瘫坐在地,黑棉袄里掉出半块龟甲,上面刻着"天谴"二字。他喃喃道:"当年改八字时,就知道有此一劫……"

鸡鸣破晓时,刘半仙抱着纸人冲进冰河。纸人沉下去的瞬间,朝阳刚好跃出地平线,将冰面染成血色。

小龙在炕上躺了七天,醒来时第一句话是:"石头让我告诉你们,他不恨我。"他摸着手腕褪色的红绳,"他说河底有好多小朋友,都在等该来的人。"

年后开春,镇上开始修水库。老支书带着人填平了百冢坡,说要在水坝上刻"科学破迷信"五个大字。开工那日,小明看见小龙在河边放纸船,船头坐着个穿红肚兜的纸人,顺着春水漂向远方。

"石头喜欢这个。"小龙往纸船里撒了把米,"河伯爷爷说,等水库修好了,他就能托生到好人家。"

二十年后的清明,己成为水利工程师的小明回到青石镇。新建的水库大坝上,"科学破迷信"的刻字己被青苔覆盖。他望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恍惚看见两个少年在岸边嬉戏,红肚兜纸人从他们脚边漂过,转眼化作点点流萤。

山脚下传来孩童的嬉闹声,新一代的少年们背着书包走过新修的水泥路,再也不用穿越那片令人胆寒的乱葬岗。

------

后记:故事以真实发生的"替身童"民俗为蓝本,通过少年视角展现八十年代农村的社会转型阵痛。在批判封建迷信的同时,也探讨了人性中的懦弱与救赎。


    (http://888zwz.com/book/f0fegh-23.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