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他现在多说一句,就多丢一分人。
他从地上一骨碌爬起来,也顾不上身上的恶臭,推开人群,连滚带爬地往自己家的方向跑去。
刘氏被打懵了,也顾不上哭了,捂着脸,也追了上去。
一场闹剧,就以这样一种极具“味道”的方式,滑稽地收场了。
林晚看着他们狼狈的背影,笑了笑,然后对身边的弟弟们说:“看见没?这就叫,自作自受。”
林大川夜游粪坑的事,成了下溪村几十年来最大的笑话。
他和他婆娘刘氏,彻底没脸出门了。
据说,林大川回家后,把刘氏狠狠地打了一顿,骂她是个丧门星。
两人在家里天天吵,日日闹,摔盆砸碗的声音,半个村子都能听见。
林三狗也依旧天天去他家门口坐着,在那儿哼哼唧唧,催他给钱。
林大川家,算是彻底垮了。
村里人见了,没人同情,都说是他们自作自受,活该。
而与此同时,林晚家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工匠们拿了高工钱,吃了好伙食,干起活来,那叫一个卖力。
挖好的地基,用大块的青石铺底,严丝合缝。
青色的砖墙,在泥瓦匠们的手里,一寸一寸地往上垒,又快又稳。
上好的木料,被木匠们精心地刨光、开榫、拼接,准备用来做房梁和门窗。
整个工地,就像一台精准运转的机器,每一天都有新的变化。
林晚也忙得脚不沾地。
早上,送走两个弟弟。
上午,去工地监工,顺便准备几十个工匠的午饭。
下午,她会抽空去自家那三亩地里转转。
地里的庄稼,长势喜人。
那些改良过的大豆和荞麦,植株比别家的要粗壮得多,叶片也更肥厚油亮。
有懂行的老农看了,都啧啧称奇,想问问她到底种的什么好种,但一想到她那不好惹的名声,又都把话咽了回去。
晚上,等弟弟们回来,她检查完他们的功课,就得开始准备第二天给福满楼和清心茶坊的货。
日子虽然忙碌,但每一天,都充满了奔头。
半个月后。
东厢房的三间正房,率先完工了。
雪白的墙壁,乌黑的房梁,亮堂的窗户,踩上去就感觉踏实的青砖地面。
王师傅带着林晚里里外外检查了一遍,拍着胸脯说:“晚丫头,你瞧瞧,这活计,绝对是咱们下溪村最顶尖的!”
“王师傅,辛苦大家了。”林晚很满意。
她当天就去镇上,扯了新的棉被,买了新的床板和桌椅。
她带着两个弟弟,正式从那三间住了十几年的破茅草屋里,搬了出来,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间。
“哇!姐姐,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吗?”林风在新房间里跑来跑去,摸摸这里,看看那里,兴奋得小脸通红。
“这只是厢房。”林晚笑着说,“等主屋建好了,比这还大,还亮堂。”
林晨也站在窗边,看着外面还在建设中的庭院,眼睛里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
住进新房的第二天,林晚就让工匠们,把那三间碍眼的旧茅草屋,给彻底推平了。
随着那片废墟被清理干净,整个院落的格局,豁然开朗。
主屋和西厢房的建设,也正式提上了日程。
又过了半个月。
在工匠们加班加点的努力下,整个西合院的主体结构,全部完工了。
一座气派非凡的青砖大瓦房,就这么静静地矗立在下溪村的西头,成了村里最显眼最让人羡慕的建筑。
高高的院墙,圈出了一个巨大的院子,足以让孩子们在里面跑马。
黑漆漆的大门,配上两尊石匠师傅特意送的、镇宅用的小石狮子,显得威严又气派。
房子封顶那天,林晚破天荒地放了工匠们半天假。
她去镇上,拉回来半扇猪,又买了好几坛子好酒。
当天晚上,她就在新落成的院子里,摆了七八桌酒席,宴请所有参与建房的工匠和里正赵伯。
流水席,大块的肉,管够的白面馒头和好酒。
整个工地,都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
工匠们吃得满面红光,一个个都端着酒碗,来给林晚这个东家敬酒。
“晚丫头!这辈子,就没干过这么敞亮的工地,吃过这么实在的饭!”
“以后你要是还有活,吱一声,我们随叫随到!”
“对!我们都听你差遣!”
林晚端着一碗温水,一一回敬。
她知道,通过这座房子,她不仅收获了一个安全的家,更收获了村里这帮最朴实,最有力的匠人们的人心。
里正赵伯喝得也有些高了,他拉着林晚,指着那座大宅,感慨道:“丫头啊,你看你父母才过世多久?一年多吧?你看看你,做成了多少男人一辈子都做不成的事!了不起!真的了不起!”
林晚只是笑笑,没说话。
酒席散后,林晚一个人,站在空旷的庭院里。
她看着眼前这座完全属于自己的家,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和成就感。
但安稳的代价,是她手里积攒下来的银子,也基本见了底。
买地、买砖瓦木料、给几十个工匠发工钱。
零零总总加起来,她那一百多两辛苦赚来的积蓄,花得只剩下不到十两,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
虽然她空间里还有近八百两的战略储备金,但那是她最后的底牌,不能轻易动用。
目前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手里的生意,更快地钱生钱。
她坐在崭新的堂屋里,脑海里正对目前产业梳理。
菌菇酱和蔷薇果酱,靠着福满楼,销量稳定,是基本盘。
云雾香茶,走高端稀缺路线,利润最高,但产量有限,是奢侈品。
这三样,能保证她有持续的收入,但想在短时间内快速积累大量财富,还不够。
她必须开发出新的利润更高的产品。
林晚不再把时间花在日常的琐事上。
她家那三亩新翻的地,首接雇了村里几个手脚勤快老实本分的妇人,按月付工钱,让她们专门负责打理。
她将现代的田间管理知识,简化成几条易于理解的规矩,让她们严格执行。
而她自己,则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彻底解放出来,一头扎进了后罩房那间被她改造成的研发工坊里。
她要在这里,创造出能让她事业更上一层楼的新产品。
她的第一个目标,是升级现有的产品线。
(http://888zwz.com/book/fcacea-32.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