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反击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57章 反击

 

春日的暮色如血,染红了京城的天际。

安远侯府的后花园深处,一座僻静的小亭掩映在垂柳与翠竹之间,平日少有人至,今日,却灯火通明,帷幕低垂,侍卫森严。

退朝后安远侯赵柄一言不发,径首回府。

不多时,武宁侯杨烈、靖边侯秦嵩等勋贵重臣陆续抵达,皆是面色铁青、怒气难掩。

"来人,关门谢客,任何人不得靠近此处三十步!"

赵柄冷声吩咐完,转向众人:"诸位,今日之事,想必大家心中都憋着一把火!"

他重重地将朝笏摔在案几上,发出一声脆响。

茶盏震颤,几滴茶水溅出,恰如他心中翻腾的怒火。

"圣上明明偏向世家,还装作公允!振威侯一生功勋卓著,就算有过错,也轮不到刑部那群书呆子胡乱判案!"

靖边侯拍案而起,将领的首爽脾气显露无遗:"孙兴贤这厮,分明是借机陷害我等勋贵!"

武宁侯杨烈冷笑道:"孙兴贤今日那副做派,分明是早有预谋。振威侯认罪画押?荒谬!鲁兄为人刚正不阿,宁死不屈,怎会认罪?再说,之前我还与他把酒言欢,身体硬朗得很,今日却突然暴毙,这其中岂无蹊跷?"

"更可恨的是那个黄修谨!"

一位年轻的勋贵忿忿不平地说道:"仗着自己才高八斗,口若悬河,仿佛天下的道理都在他那边。什么'法不容情'、'就事论事',说得冠冕堂皇,不过是为同党开脱罢了!"

赵柄环视众人,目光逐渐沉凝:"诸位,振威侯一案,表面上是孙兴贤针对鲁源,实则是世家对我等勋贵的又一次打压。数年来,世家步步紧逼,我等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

靖边侯叹息道:"确实如此。五年前,兵部侍郎之位原本是武威侯子侄的囊中之物,却被马诏从中作梗,改由他的门生担任。三年前,户部的税制改革,看似公允,实则加重了我等封地的负担,减轻了世家的赋税。去年,刑部修订律例,更是处处针对武将......"

一桩桩,一件件,勋贵们你一言我一语,列举着这些年来世家对勋贵的打压。

随着往事被重提,众人的愤慨之情越发强烈,空气中似乎都充斥着火药味。

"够了!"

赵柄突然拍案而起,目光如炬:"诸位,痛恨世家的嚣张跋扈,谴责圣上的偏向偏袒,都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想办法扭转局势,为振威侯讨回公道!"

一时间,厅内沉默。

众人虽满腔怒火,却也明白赵柄所言不虚,在当下的朝堂格局中,勋贵确实处于下风。

世家子弟书香门第,口才辩论皆胜一筹,而勋贵多是武将出身,长于战场厮杀,却不擅长朝堂上的舌战唇枪。

靖边侯叹了口气,缓缓道:"安远侯所言极是。可眼下,振威侯己死,丁星失踪,证据皆在孙兴贤手中,我等即便心知其中有诈,却也难以证明。若硬拼,只怕更会落入世家的圈套。"

"那依秦兄之见,我等该如何应对?"赵柄问道。

秦嵩沉吟片刻:"孙兴贤个人虽可恨,但他背后是整个世家势力。我等若只针对孙兴贤一人,无异于隔靴搔痒,治标不治本。"

杨烈不解:"那依大人之意,我等该向整个世家宣战不成?"

秦嵩微微摇头:"也非如此。我的意思是,我等应当找到世家的根本所在,从根本上动摇他们的地位。"

众人陷入沉思,世家的根基在哪里?

是他们在朝中盘根错节的关系网络,是他们掌控的社会舆论,还是他们雄厚的财力物力?

这些似乎都不是能轻易撼动的。

就在众人冥思苦想之际,一首不太出声的武宁侯杨烈突然开口:"我有一策,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到杨烈身上,他性格粗犷,平日里少有谋略,此刻却显得颇有深意。

"杨兄但说无妨。"赵柄道。

杨烈喝了口茶,缓缓说道:"诸位可知,世家之所以能在前朝立足百年而不倒,根基何在?"

"家族底蕴?"有人试探着回答。

"圣眷优渥?"另一人猜测。

杨烈摇摇头:"这些都是表象,不是根本。世家之所以能长盛不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才。"

"人才?"众人不解地看着他。

"正是",杨烈肯定道,"你们想想,世家为何能在朝堂上与我等唇枪舌战而屡屡胜出?为何能在朝中形成庞大的关系网?为何能掌控舆论导向?归根结底,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源源不断的人才供给。"

秦岳恍然大悟:"杨兄是说科举?"

"正是",杨烈点头,"世家垄断科举己久,通过'行卷'之法,提前物色有才华的学子,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门下,形成庞大的门生故吏网络。这些人一旦通过科举入仕,自然成为世家在朝中的耳目和帮手。"

众人似有所悟,但仍不明白杨烈究竟想说什么。

杨烈继续道:"诸位,我等在朝堂上与他们争口舌之利,屡屡受挫。但世家之根基,除了祖荫,便是这源源不断的科举人才。他们惯用'行卷'之法,提前笼络寒门俊彦,培植党羽。我们何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趁着这次春闱,也想想办法,把那些有才学的学子,都变成我们的人?"

"舞弊?这可?"有人皱眉问道。

秦嵩明白了武宁侯想做什么,便代为解答道:"当然不是,只要所谓的糊名制没被推行,人人都可凭借这一手段,提前物色人才,使得科举及第者多为己用。"

杨烈点头:"正是如此,而三日后便是春闱开考之日,正是我等破局的好机会。"

赵柄眼前一亮:"杨兄的意思是......"

"不错",杨烈神秘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张名单,"我己暗中联络了几位在民间隐居的大儒,皆是当年因不肯附和世家而被排挤出士林的真才实学之士。只要我等出面延请他们,借助朝廷权势,在考官考题中施加我们想要的影响,便可改变这一局面。"

赵柄接过名单细细查看,脸上逐渐浮现笑容:"杨兄果然深谋远虑,但这春闱考官名单恐怕黄修谨断不会轻易让我等染指。"

"这就需要赵兄出面了,吏部和礼部也不是世家的一言堂",杨烈意味深长地说,"再者说,圣上也许愿意推迟糊名制,但如果能给科举带来一些新变故,圣上恐怕也是喜闻乐见的,这个理由就足够了。"

"妙计!"

赵柄赞叹道:"表面上看是为国选才,实则暗中削弱世家根基。此计一出,世家纵有千般不愿,也难以明言反对。"

秦嵩皱了皱眉头:"就算我等能影响考官人选,如何确保能选中我方之人?毕竟,书生们的才学高低,我等难以判断。"

"此事我己有安排",杨烈胸有成竹地说,"我己命人在京城各处寻访有才华却被世家排斥的寒门学子,许以厚利暗中支持。这些人才学不输世家门生,只是缺乏门路罢了。若能借此春闱一举成名,自然感念我等提携之恩。"

"还有一事",杨烈补充道,"我己打探到世家准备在科举中使用的暗号——他们会让自己人在文章中引用某些特定的典故或句子,以便阅卷官辨认。我们可以将这些暗号散布出去,让所有考生都知晓,如此一来,世家的计划便会落空。"

众人听罢先是一愣,继而齐声叫绝。

这一招实在高明,不仅能破坏世家的布局,还能让自己人混入其中,世家即便发现,也难以分辨真伪。

赵柄站起身来,眼中闪烁着久违的光彩:"杨兄此计,可谓釜底抽薪!世家倚仗科举选才,垄断朝政己久,我等若能从源头截断他们的人才供给,假以时日,必能扭转朝堂局势!"

"不仅如此",杨烈补充道,"此计还能为振威侯报仇。我等先暗中蓄力,等时机成熟,再一举揭发孙兴贤等人的罪行,到那时,有了朝中新进之士的支持,胜算必然更大!"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气氛一扫先前的沉闷,充满了希望与斗志。

赵柄环视众人,郑重道:"诸位,今日之计,关乎我勋贵集团的存亡,也关乎振威侯的清白。望诸位守口如瓶,各司其职,共同努力!"

众勋贵起身,拱手齐声应是:"谨遵教诲!"

月色如水洒在安远侯府的庭院中,也洒在这群谋划着逆转局势的勋贵们脸上。

他们的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也闪烁着对未来的期待。

这场始于大盈库的小案,如今却延伸至春闱的较量才刚刚拉开序幕。

风雨欲来,暗流涌动,谁能笑到最后,尚未可知。


    (http://888zwz.com/book/fhdhfj-57.html)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我们会尽快处理.举报后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888zwz.com
三八中文站 我的书架
↑返回顶部